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植物营养与作物病害的关系? 水稻

植物营养与作物病害的关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矿质营养,主要包括大量元素氮、磷、钾;中量元素钙、镁、硫;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硼、钼等。下面讨论矿质营养元素与病害的关系。

1.大量元素与病害的关系

氮、磷、钾是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缺磷能增加小麦全蚀病和栝楼根腐病的侵染能力。缺K容易导致大孢链格孢对棉花的侵染并增加棉花叶斑病的发病率。施用钾肥可阻碍油菜黑斑病孢子的萌发,减少孢子的产生,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

2.中量元素与病害的关系

研究表明,缺钙大豆易感染“双茎病”,豇豆幼易感染立枯病,菜豆易感染软腐病,苜蓿易感染绿化病,十字花科作物易感染根肿病,以及常见的茄果类脐腐病和白菜“干烧心”。

3.微量元素与病害的关系

缺铁引起的各种果树和经济林木的黄化病。水稻缺锌引起的“稻缩苗病”。缺硼甜菜易感染的“心腐病”、葫芦落易感染叶枯病。

锰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会破坏病原菌的生理功能, 从而减轻白杨溃疡病、菜豆病毒病、卷心菜根肿病、棉花枯萎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病程度。

氯元素具有参与光合作用、调节气孔运动和养分吸收等多种生理功能, 通过增强植株的生长势而间接提高其抗病力。如施用氯化钾对冬小麦的白粉病和叶锈病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中起作用的即是氯离子。

硅对黄瓜、小麦、水稻、甜瓜、葡萄等多种植物的白粉病和猝倒病、稻瘟病、枯萎病、蔓枯病、灰霉病、锈病等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抵御作用。

因此,不是所有的病都需要喷施农药,补施作物营养元素才是根本。

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是不是能佐证近年来土传病害越来越重的原因?大家讨论讨论

是的,这应该与医学上的加强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一样的道理。

同意。作物与人、牲畜基本道理是一样的。除种子本身性质外,营养全面均衡是作物健壮的主要因素。其次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能够保障作物能够从环境中得到这些营养,这是我们技术人员和农民朋友共同的任务。

从30年来的土壤养分变化看:有机质、有效氮、有效钾比30年前分别增加了33%、58%、11%,特别是有效磷增加了345~515%,平均相当于4倍,而有效态的微量元素铁、钼、锰、锌分别等降低了47.0%、54.1%、14.6%、50.8%。用养分丰缺指标正常区间的中间值来衡量我市土壤养分检测的各元素的丰缺程度:氮钾检测值在合理的水平。磷超过了正常平均值的207%,已经处于丰富状态,过多的磷酸根与土壤中的多种中、微量元素拮抗,是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中量元素硫、微量元素铜分别为正常值的315%和213%,硫为偏高水平,铜为高水平。土壤中最缺的是中、微量元素,镁相当于正常平均值的3.9%,其次是钙5.4%,锰30.1%、钼54.1%、锌79.3%、硼86.7%。中微量元素缺乏是这些年病害流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