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延后大棚茄子,生育前期正处于高温多雨季节,苗期病害严重,后期天气转冷后,保护措施不当或贮存温度过低,使果实受冻、腐烂,导致产量低而不稳。整个栽培过程的技术关键是前期防雨、降温、防病,后期防寒、保温、促进果实成熟。一、选择适宜品种根据秋延后栽培季节气候的特点,应选择耐热、耐湿、抗病、耐寒、果大且着色好、品质优、耐贮存的中晚熟品种,如茄杂6号、黑茄王、超九叶等。二、适期播种,遮阴育苗此茬茄子对播种期的要求比较严格。早播易受蚜虫和病毒病危害,晚播虽病虫危害轻,但生育期缩短,果实易受寒流袭击。播种前一般只浸种不催芽,或干籽直播。先浇足底水,再往营养钵中或按8厘米×10厘米的株行距点播,每穴播种2~3粒,再覆1厘米厚的细土。出苗后及时间苗,防止幼苗拥挤影响正常生长。育苗期间要坚持每7~10天喷一次吡虫啉治蚜虫和甲基托布津防苗期病害,7~10天喷一次0.3%尿素+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叶面补肥。出苗后2~3片真叶时,可喷4000~5000ppm的矮壮素或助壮素,促使壮秧早结果。三、定植当苗子3~5片真叶、苗龄30~40天时,即可定植,一般在7月底至8月上中旬。结合整地施肥进行作畦。栽植密度因品种而异,一般亩栽1500~2500株,如黑茄王每株结3个茄子打顶,亩需1800~2200株。为防止苗子日晒萎蔫,定植时应选阴天或晴天的下午。定植水要浇足浇透。对徒长的幼苗,不要栽植过深,可采取卧栽的方法,以促成不定根的形成。四、定植后管理定植后因气温高,为了缓苗降温,要浇缓苗水。缓苗后进行蹲苗,要少浇水,多松土、培土。最好采用地膜覆盖保湿。门茄膨大后可随水冲施尿素每亩10~15公斤,对茄膨大时再追肥一次。密植栽培的(每亩2200株左右)可在对茄瞪眼后,其上留2~4片叶打顶,每株只结3个茄子,果实个大、均匀。一般密度栽植的应双秆整枝。搭架可防倒伏。9月中旬以前,要将大棚两侧的膜撩起,无雨时开通风口通风,以降温、散湿。高温天气的中午可用遮阳网遮阳降温。9月中旬以后,随着外界气温的下降,要逐渐把大棚的两侧膜放下,白天开口通风,夜间盖严。10月上旬以后,当夜间温度降至15℃以下时,可在棚内覆盖小拱棚;再冷时,在小拱棚与大棚之间盖一层薄膜,即三层覆盖,可适当延长采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