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灰霉病传播途径:遇雨或湿度大时萌发,借气流传播,侵染花穗,病斑上又可形成分生孢子,引起再侵染并引起浆果发病。发病的最适温度为18℃,相对湿度94%。通风不良,湿度大,昼夜温差大,偏施氮肥,葡萄易发病。品种问抗病性差异很大。一年中有2次发病期,第1次在开花前后,此时温度低,空气湿度大,造成花序大量被害;第2次在果实着色至成熟期,如遇连雨天,引起裂果,病菌从伤口侵入,导致果粒大量腐烂。该病的发病温度为5—31℃,最适宜发病温度为20~23℃,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达90%以上时发病严重。在春季多雨,气温20℃左右,空气湿度超过95%达3天以上的年份均易流行灰霉病。此外,管理措施不当,如枝蔓过多,氮肥过多或缺乏,管理粗放等,都可引起灰霉病的发生。葡萄在贮藏期间也易发生此病。
上一篇: 今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重于常年吗?
下一篇: 玉米过量施用氮肥会带来哪些不良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