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树黄叶:树冠各部位均出现叶片黄化,黄化叶全叶变黄,叶脉、叶肉同时变黄,原因是根茎冻害,因地表面温差大引起的冻害。
2、局部黄叶:全树大部分叶片正常,个别主枝叶片黄化,是因其主枝冻害造成。
3、内膛枝叶片黄化:是由植株结构和群体结构恶化引起,枝量大,叶面积指数大,通风透光差,特别是外围延长枝生长量大,分枝多,外围新梢生长势强,内膛新梢生长势弱,叶片大而薄,栅栏组织发育差,光照差造成,贮藏营养用尽,叶片逐渐黄化,一般从5月中旬开始,到6月黄化明显,7月—8月份内膛叶片基本落叶,仅剩外围新梢叶片。
4、初生叶片黄化:一般从5月中下旬开始,凡上年营养储备不足或当年结果较多,当果实生长与新梢生长处于营养竞争期时初生叶就出现严重黄化现象。
5、缺素黄化:也称生理病害,比较常见的有缺氮、缺磷、缺钾、缺镁、缺铁、缺硫等。
6、旱涝引起叶片黄化:涝害引起叶片黄化过程:果园积水→叶片边缘变黄→叶片变小→全叶黄化→叶片变焦。长期干旱,土壤水分亏缺,叶片因蒸腾大量失水而得不到充足水分补充,叶片逐渐老化、变黄、直至落叶。
7、病虫害防治意识差,特别是杀菌剂使用不当,一年仅喷2—3次药,对斑点落叶病、褐斑病等病菌的侵染、防治效果差,导致叶片病变,黄化落叶。卷叶蛾、桃潜叶蛾、螨类等为害,如不能及时防治,也能引起叶片黄化落叶。
上一篇: 兽药残留超标对人体有何危害
下一篇: 散鳞镜鲤外形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