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抗病品种,实行多个品种搭配与轮换种植,避免单一品种长期种植。重病田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适时喷施叶面营养剂。雨后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花生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沤肥,深耕土地,以减少病源。
花生发病初期,当田间病叶率达10%一15%时应及时施药防治,可用下列药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一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一100州音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一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一8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一600倍液+25%联苯三唑醇可湿性粉剂600一800倍液;50%硫磺·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40一175g/亩;50%硫磺·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60一240g/亩;40%硫磺·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0—200g/亩;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一80g//亩;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一75g/亩;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一120g/亩,对水40一50kg,均匀喷雾,视病情间隔7一巧天施药1次,连续2一3次。田间发病较多,多数叶片发现病斑时应加强防治,可喷施下列药剂:12.5%烯溴醇可湿性粉剂25一33g/亩;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5一30g//亩;25%代森锰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一200g/亩;25%联苯三唑醇可湿性粉剂50一80g/亩;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30一40ml/亩;25%多菌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一200g/亩;70%多菌灵·硫磺·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50一170g/亩;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一40g/亩;50%咪鲜胺锰络化合物可湿性粉剂50一60g/亩;对水40一50kg,均匀喷雾,间隔5一7天施药1次,连续防治2一3次。
防治方法:第一步,合理利用抗病品种。在同一地块里实行多个品种搭配种植,或者隔年轮换品种种植,防止因品种单一化抗病性退化而引起的褐斑病流行。第二步,加强田间管理。在栽培管理上,应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适时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营养剂,促进植株稳定健康地生长。管理过程中,整理好排灌系统,雨后清沟及时排水。第三步,药剂防治。在花期过后,我们就要及时地预防褐斑病的发生,可选用45%三唑酮可湿粉800~1000倍液;或20%三唑酮硫磺悬浮剂600~800倍液。连喷2~3次。隔10~15天一次。可以适当增加喷药次数。
(1)轮作倒茬:花生叶斑病的寄主比较单一,只侵染花生,与其它作物轮作,使病菌得不到适宜的寄主,可减少为害,有效的控制病害的发生。轮作周期2年以上。
(2)减少病源:花生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田间病叶,使用有病株沤制的粪肥时,要使其充分腐熟后再用,以减少病源。
(3)选用耐病品种:虽然目前生产上还没有高抗叶斑病的品种,但品种间的耐病性差异较大,一般叶片厚,叶色深的品种较抗病,在河南重病区宜选用豫花1号、海花1号、豫花4 号和豫花7号等耐病性较强的品种。
(4)加强管理,增强植株抗病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采取有效措施,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
(5)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当田间病叶率达到10%~15%时,应开始第一次喷药,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4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烩剂600倍~800倍液;或抗枯宁700倍液;或波美0.3度~0.5度的石硫合剂等。以后每隔10天~15天喷药1次,连喷2次~3次,每次每亩喷药液50千克~75千克。由于花生叶面光滑,喷药时可适当加入粘着剂,防治效果更佳。抗枯宁对褐斑病效果较佳,代森锰锌对网斑病也有较好防治效果,多菌灵在叶斑病与锈病混发区,不宜使用。
上一篇: 扁豆斑点病有何发病规律?
下一篇: 奶牛不食症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