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鸡群由于受多种原因的影响,产蛋量突然迅速下降或停产,此类现象是困扰蛋鸡生产者最常见的问题。正确及时分析鸡群产蛋下降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措施,是提高鸡群产蛋率、增加养殖户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一、加强饲养管理
严格做好鸡舍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的控制以及饮水、饲料的管理,尽最大可能减少应激因素的发生,努力营造一个动物机体和生存状态和谐统一的环境,最大限度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
1、减少应激
季节的变化和灾害性天气的发生,会导致温度湿度的急剧变化。若鸡舍保温效果不理想,将会对产蛋鸡群产生较大的应激影响,导致产蛋量突然下降。所以在季节变换、天气异常时,应及时调节鸡舍的温度和改善通风条件。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等,可减缓鸡群的应激。
2、科学光照
鸡舍发生突然停电,或光照时间、强度失控,都不利于鸡群的正常产蛋。产蛋期间应严格遵循科学的光照制度,避免不规律的光照。产蛋期间,光照时间每天为 14~16 小时。
3、保证饮水
应做到经常检查饮水系统,发现漏水或堵塞现象应及时进行维修。
4、减少异常声音刺激
尽量减少异常的声音刺激,防止猫、狗、鼠和鸟类等蹿入鸡舍。
5、保持卫生
及时进行打扫和清理工作,以保证鸡舍卫生状况良好。每周内进行 1~2 次常规消毒,如有疫情要每天消毒 1 ~2次。可用 0.1%威岛牌消毒剂或其他安全的消毒剂对鸡舍顶棚、墙壁、地面及用具等进行喷雾消毒。
6、注意日常观察
注意观察鸡群的采食、粪便、羽毛、鸡冠和呼吸等状况,发现问题,应做到及时治疗。通常鸡舍内的适宜温度为18.3 ~23.9℃,相对湿度控制在55%~65%。同时应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在无检测器的条件下以人进鸡舍感觉不刺眼、不流泪及无臭气味为宜。
二、科学合理用料
应选择安全可靠、品质稳定的全价饲料,提供新鲜、营养全面的饲料。农户自己配料时要精选原料,科学配制,以防营养的缺失或不足,保证产蛋鸡的营养需要。日粮中要求有足量的蛋白质、蛋氨酸和适当维生素及磷、钙等矿物质。同时要避免突然更换饲料,如必须更换,应当采取逐渐更换法,即先更换1/3,再换 1/2,然后换 2/3,直到全部换完。全部过程以 4~5 天为宜。固定喂料次数,按时喂料,不要突然减少喂量或限饲,同时应根据季节变化来调整喂料量。
三、积极预防影响蛋鸡生产性能的传染性疾病
在生产实践中,要针对不同日龄的鸡群采用科学的免疫程序来防止疾病的发生与传播,将疾病的影响控制到最小限度。尽量避免产蛋期疫苗接种和大量的预防性药物投喂。由于疾病的因素较为复杂,在生产中要做好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禽脑脊髓炎、禽流感、传染性鼻炎、鸡白痢杆菌病和鸡伤寒等对鸡产蛋有明显影响的疾病的预防。
上一篇: 秋葵的种植技术要点有哪些?
下一篇: 小麦半冬性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