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确采样部位。 O—P液主要收集被采动物食管开始部、咽喉壁、隐窝以及软腭表面的上皮细胞,口蹄疫病毒能够在这些部位存活和繁殖。
2.采样前准备工作。
(1)清洗器具。采样探杯在使用前需经0.2%柠檬酸或2%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至少5分钟,再用与动物体温一致的自来水反复冲洗几次,以减少机体应激。为避免交叉感染,每采完一头动物,探杯就应重复进行消毒与冲洗。
(2)动物禁食。被检动物在采样前禁食(可饮水)12小时,以避免反刍胃内容物严重污染O—P液。
(3)做好采样人员的个人安全防护,提高防护意识。
3.采样技术。 被采动物站立保定,头微上仰。操作人员洗手消毒,左手打开动物口腔,将开口器平伸进口腔,下压手柄竖立保持不动,另一手持采样探杯,沿开口器伸进动物口腔,达到咽部时轻轻抽送几下刺激动物吞咽,顺势动作轻缓地将消毒过的探杯伸到食道上部约15厘米处,前后稍微用力来回拉3~5次。最后,拉出探杯,确保杯中的咽部—食道刮取物不少于8毫升。
4.样品保存。 将探杯涮洗几次,使O—P液样品全部放入等量的细胞培养液或磷酸盐缓冲液中,加盖密封后充分振荡摇匀,贴上标签。按体系文件中采样登记表要求,详细记录样品日期和编号等信息。
收集O—P液样品后,最好立即进行检测,如果不是立即检测,应该立即冷冻。如果运输时间较长,应当把样品放到干冰或者液氮中。冷冻前瓶口要求密封不漏气。特别注意,如果是干冰保存,若有二氧化碳进入瓶内会降低pH 值,由于口蹄疫病毒在酸性环境中很脆弱,很可能使口蹄疫病毒失活。在整个运输途中,避免样品解冻。
样品的正确采集及合理保存直接影响着检测结果和分析判定,不容忽视。
上一篇: 套种和间种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下一篇: 稻田养殖泥鳅,应如何掌握投放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