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膜规格选用:选用规格为80—90厘米,厚度为0.005毫米的超微膜,亩用量 2.5公斤 。
2、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蔬松,肥力中等,增产潜力大的平地和缓坡地,不宜选择陡坡地、瘠薄地和水土流失严重的田块种植。
3、选用良种,药剂拌种:根据我县的气候特点,选用罗单3号、罗单9号会单4号,杂单201、西山707等优质杂交良种,用20%的多菌灵浸种,播种前用50%辛硫磷按种子重量0.1—0.2%拌种防治地下害虫。
4、施足基肥,氮、磷、钾配合:每亩用农家肥1000— 1500公斤 ,磷肥 20公斤 ,钾肥 25公斤 ,尿素 40公斤 ,混合作底肥施在两塘玉米中间,切忌种子与肥料接触。
5、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土壤耕作层5— 10厘米 地温稳定在 10℃ 时即可播种。玉米地膜栽培比露地栽培应提早5—7天播种。玉米地膜种植4月15—20日为最佳播期。采用宽窄行规格化栽培,宽行为2.5尺,窄行1.2尺,株距0.6—0.8尺。拉线开沟按规定株距点播,每穴2粒。
6、盖膜严实,保证盖膜质量:米地膜栽培实行先播种后盖膜,随种随盖的方法。并在盖膜前把地甫上的前茬残留根茬、秸秆、石块等杂物清除干净,打碎大土块,以免划破或顶起地膜。盖膜时膜一定要拉紧,拉展、铺平、铺匀。膜的四周各开一条浅沟,把地膜用土压紧,压严,以防大风揭掉地膜。但膜边压土不宜过多,以最大限度保持膜面宽度,扩宽采光面,做到严、紧、平、宽的要求。
7、加强田间管理:①检查地膜。播种后若发现地膜有破损通风的地方,要及时用细土封严。②及时破膜放苗,避免高温烧苗。播种后5—7天检查出苗情况,出苗长到3—4片叶及时放苗,放苗时掌握放大不放小、放绿不放黄,阴天突击放,晴天避中午的原则。每穴留一株壮苗(每亩4500—5000株),苗孔一般以一寸为宜,苗放出膜后,及时用细土封严,以防通风漏气。③、适时追肥。第一次追肥在苗高6—7片叶,亩施尿素 10公斤 ,第二次追肥在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 20公斤 ,最好使用追肥枪深施,还可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以提高穗粒重。④、防治病虫害。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大、小斑病、锈病、玉米螟、蚜虫等用50%多菌灵或70%钾基托布津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用15%粉锈宁防治玉米锈病,用辛硫磷防治玉米螟及蚜虫。
8、适时收获,坚持九黄十收。
9、清除残膜
玉米收获后要彻底捡拾残地膜,以净化土壤,保护农田生态,防止农田污染。
1 、地膜规格选用:选用规格为80—90厘米,厚度为0.005毫米的超微膜,亩用量 2.5公斤 。
2、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蔬松,肥力中等,增产潜力大的平地和缓坡地,不宜选择陡坡地、瘠薄地和水土流失严重的田块种植。
3、选用良种,药剂拌种:根据我县的气候特点,选用罗单3号、罗单9号会单4号,杂单201、西山707等优质杂交良种,用20%的多菌灵浸种,播种前用50%辛硫磷按种子重量0.1—0.2%拌种防治地下害虫。
4、施足基肥,氮、磷、钾配合:每亩用农家肥1000— 1500公斤 ,磷肥 20公斤 ,钾肥 25公斤 ,尿素 40公斤 ,混合作底肥施在两塘玉米中间,切忌种子与肥料接触。
5、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土壤耕作层5— 10厘米 地温稳定在 10℃ 时即可播种。玉米地膜栽培比露地栽培应提早5—7天播种。玉米地膜种植4月15—20日为最佳播期。采用宽窄行规格化栽培,宽行为2.5尺,窄行1.2尺,株距0.6—0.8尺。拉线开沟按规定株距点播,每穴2粒。
6、盖膜严实,保证盖膜质量:米地膜栽培实行先播种后盖膜,随种随盖的方法。并在盖膜前把地甫上的前茬残留根茬、秸秆、石块等杂物清除干净,打碎大土块,以免划破或顶起地膜。盖膜时膜一定要拉紧,拉展、铺平、铺匀。膜的四周各开一条浅沟,把地膜用土压紧,压严,以防大风揭掉地膜。但膜边压土不宜过多,以最大限度保持膜面宽度,扩宽采光面,做到严、紧、平、宽的要求。
7、加强田间管理:①检查地膜。播种后若发现地膜有破损通风的地方,要及时用细土封严。②及时破膜放苗,避免高温烧苗。播种后5—7天检查出苗情况,出苗长到3—4片叶及时放苗,放苗时掌握放大不放小、放绿不放黄,阴天突击放,晴天避中午的原则。每穴留一株壮苗(每亩4500—5000株),苗孔一般以一寸为宜,苗放出膜后,及时用细土封严,以防通风漏气。③、适时追肥。第一次追肥在苗高6—7片叶,亩施尿素 10公斤 ,第二次追肥在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 20公斤 ,最好使用追肥枪深施,还可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以提高穗粒重。④、防治病虫害。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大、小斑病、锈病、玉米螟、蚜虫等用50%多菌灵或70%钾基托布津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用15%粉锈宁防治玉米锈病,用辛硫磷防治玉米螟及蚜虫。
8、适时收获,坚持九黄十收。
9、清除残膜
玉米收获后要彻底捡拾残地膜,以净化土壤,保护农田生态,防止农田污染。
种植地膜玉米的要点:选用良种
主推胜玉6号、北玉16、20号、辽单527、雅玉889、足玉5号、五谷1790等高产抗病良种。
种植地膜玉米的要点:地膜选择
选用厚度0.006—0.008毫米、宽幅80—100厘米的地膜,亩用膜在3-4公斤。
种植地膜玉米的要点:土壤处理
播前田间地下害虫较多的地块,要结合整地或栽种,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1.5—2.0公斤拌毒土施于土中或种植沟内防治地下害虫。
种植地膜玉米的要点:精细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肥力中等以上的平地或缓坡地,深耕破垡,打碎土坯,做到土细茬尽、上虚下实。
种植地膜玉米的要点:适时播种
3月下旬至4月下旬为播种适期,若实行育苗移栽,应安排在移栽前12—15天播种。
种植地膜玉米的要点:规格化栽培
采用一垄双行的规格种植,大行宽80-90厘米、小行距40-50厘米、株距20-25厘米,确保亩基本苗在3500-4000株。栽种时若遇土壤墒情较差,要浇透出苗活棵水,力争全苗。
种植地膜玉米的要点:配方施肥
亩施有机肥2000—2500公斤,尿素40—45公斤、普钙35—45公斤、硫酸钾8—12公斤;施肥方法:有机肥、磷肥、钾肥全部用作底肥沟施,尿素的40%在苗期施用、60﹪在大喇叭口期施用。
种植地膜玉米的要点:追肥灌水
在苗期(4—5叶龄)和大喇叭口期,分别用尿素亩用量的40%和60%进行追施。追肥方法以两株中间打孔施入尿素为好,追肥后要盖严孔口,防止水分和养分挥发。另外,在大喇叭口期如遇干旱,有灌水条件的地区要及时灌水,防止晒花,保证玉米正常生长。
种植地膜玉米的要点:中耕除草化控
在地膜玉米生长的中后期,要及时清除行间杂草,减少养分消耗。另外,在玉米11—13叶龄时,最好喷施600ppm浓度的矮壮素1次,矮化植株,防止倒伏。
种植地膜玉米的要点:覆膜、放苗
在栽种、施肥、浇水、除草后,要尽快覆膜保湿,当幼苗叶片变绿顶膜时,要立即放苗出膜,并用细土盖好放苗口;实行育苗移栽的,盖膜放苗后用细土、盖实出苗口。
种植地膜玉米的要点:适时定苗
一般在3—4叶龄时间苗,5—6叶时定苗,及时查苗补缺,确保亩株数。
种植地膜玉米的要点:病虫防治
①虫害防治:前期主要防止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方法是采用辛硫磷进行土壤处理或喷防;中后期重点防治粘虫、玉米螟和蚜虫,采用乐果、敌敌畏、吡虫啉等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
②病害预防:从玉米大喇叭口期开始,每隔10天用70%甲基托布津或70%代森锰锌喷雾防治一次,连续2-3次后,可预防控制大小斑病和灰斑病的发生。
地膜玉米的栽培技术要点:
(1)抓全苗。覆膜种植须做到地面没有杂草和根茬,表土细碎松软,行距适中;可比露地适时足墒早播,等距穴播,浅播薄盖,种肥错开。(2)覆好膜。应选用透光率高、增温效果好、拉伸力强、抗撕裂、不易老化的低压聚乙烯线性薄膜。覆膜质量直接影响出苗、保墒、增温效果。要避免地膜被风损坏。(3)施足肥料。地膜覆盖给追施肥料造成困难,所以要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满足植株一生对养分的最大需求。(4)选择种子。要选择生育期适当、叶片上冲及抗逆性强的玉米品种。(5)合理密植。地膜覆盖种植密度一般比露地种植增加20%~40%,具体应依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及施肥水平而定。(6)药剂灭草。控制杂草是关键。覆膜前采用药剂灭草,一般每亩用38%阿特拉津0.2~0.25千克加乙草胺乳油150~200毫升,对水60千克,于土壤较干燥时均匀喷洒于床面后立即盖膜。(7)防治病虫害。采用种子包衣防治地下害虫,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及时防治二代黏虫和玉米螟。(8)加强管理。对于膜内种植的玉米田,如果是先播种后覆膜,苗齐后要及时开孔放苗,防止高温烧苗。放苗前先放风炼苗2~3天,然后按照放大不放小,放绿不放黄,阴天突击出,晴天避中午的原则放苗出膜,放苗后用土封严苗孔。如果是先覆膜后播种,要及时检查,发现有苗被压在膜下时,要及时扶苗出膜,再封严苗孔。对于膜侧种植的玉米田,要尽量靠近地膜播种。要充分利用膜侧种植的优点,在玉米需肥关键时期追肥,充分发挥覆膜玉米的增产效果。
上一篇: 如何预防细菌危害杏鲍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