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花生 > 花生覆膜增产技术要点? 花生

花生覆膜增产技术要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种植时间在3-5月,种植密度应依品种特性和地力而定,规格可采用20厘米×26厘米或23厘米×26厘米,每亩播0.95-1万穴,每穴播两粒种。

  种植后立即盖膜,从方便割膜和增温方面考虑可选用0.015-0.018毫米厚的白色膜,超过0.02毫米时果针难以穿膜入土。为节约成本,也可选用一次性的白色透明超薄膜,盖膜时要求膜与土表紧贴,不留空隙,四周用土压紧。

  覆膜栽培不中耕、不追肥,同时因地温增高,微生物的活力增强,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快,要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每亩可用1000-1500公斤腐熟的家栏肥混合高浓度的复合肥50公斤。

  芽前除草每亩可用50%丁草胺或50%乙草胺100-150毫升,或72%都尔100毫升,于播种后喷洒畦面。如畦面已长出杂草,可混适量的灭生性除草剂草甘磷、农达、克无踪灭草。芽前除草剂的用量不宜太多,否则长出的幼苗叶片会边缘卷曲、细小发黄,根系细弱,根瘤小而少,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

  覆膜后雨水难以进入土中,应补充水分。播种时如土壤过于干燥会出现出苗慢、生长不均匀和缺苗现象;但如含水量过高,又会因土壤通透性差、种子呼吸不畅,造成焖种、烂种而缺苗。播种时土壤的适宜湿度是以手紧握泥土成团、松开即散为宜。生长季节如遇阴天要及时清沟排水,防止烂根、烂果和植株病害蔓延;干旱时灌水要采用沟灌浸润不可漫灌。

  花生覆膜栽培植株生长发育加快,后期易出现徒长倒伏而影响产量,应在始花后20-25天珍珠豆型花生主茎叶片12-13片时及时控苗。可选用800ppm比久农药,或用15%多效唑,每亩可用50克兑水50公斤喷雾控苗。

  花生通过覆膜栽培成熟期可提前7-10天,如不及时收获会造成落果或土中发芽而影响产量,应在下部叶片脱落、上部叶片变黄时选择晴天收获。收后及时将地膜回收集中处理,以免影响后茬作物的生长和造成环境污染。

地膜覆盖是花生增产的新技术。据试验,地膜覆盖比露地栽培增产20%左右,高者可增产40%以上。其技术要点如下:
1.选用良种 选用良种应以地力肥瘦为依据。一般土层深厚、质地疏松、保水保肥性强的中等肥力地块,选用中熟、大果直立、增产潜力大的高产品种,如鲁花11号、海花1号等;水肥条件较差的薄地,应选用中果直立高产品种,如白沙1016等。
2.施足底肥,精细整地 花生系圆锥根系,要求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通透力强、肥力较高的土壤条件。因此,要在冬春深翻的前提下,每667平方米(1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公斤,碳铵40公斤,磷肥50公斤,钾肥27公斤,然后进行浅耕,耙耢整平筑畦,畦宽60~80厘米,高10~15厘米,畦沟宽20~25厘米,墒情不足的,要在耕前灌水造墒,使土壤含水量达到15%~16%。
3.适时播种和覆膜 覆膜花生适宜的播种期以播种后断霜期已过为标准,过早过晚均不利于高产,在山东省以4月中旬为佳。花生播前要带壳晒种2~3天,以促进种子萌动发芽。播种前畦面喷拉索等除草剂,以防杂草。按等行距每667平方米播8000~10000穴,每穴2~3粒果仁。
覆盖形式有播前和播后两种。两种各有利弊,目前多以播后覆盖为主,在土壤墒情不好的情况下,也可先盖后播。覆膜后要用土压紧四边,并每隔3米横压一条土带,防止大风揭膜,保证地温的提高。
4.及时破膜,清棵蹲苗 覆膜花生10天左右出苗,先播后盖的花生,当幼苗刚刚出土时,用利刀在膜上割一个三角口,以助苗出膜,防止高温烧苗。当花生齐苗后,用手将幼苗根际浮土扒出,使两片子叶露出膜外,清棵蹲苗,减少根际杂草滋生和蚜虫危害。清棵后20天,及时培土迎针,提高结实率。
5.化学调控,培育壮苗 化学调控是覆膜花生配套高产技术。对封行过早、长势过旺的田块,用比久(B9)1000~1500倍液于7月中下旬进行喷雾,或用多效唑100~150*10E-6于初花期和盛花期喷雾,能有效缩短节间,增加侧枝,提高饱果率,一般增产15%~25%。对肥力不足和早衰田,应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或0.2%过磷酸钙澄清液,加1%尿素混合喷雾。
6.抗旱排涝,防病治虫 在花生全生育期既要防旱,又要注意排涝。当土壤含水量低于10%时,要及时浇水;雨季来临时要挖好田间沟,疏浚排水沟,确保水流畅通,防止田间积水烂果。花生病虫害主要有蚜虫、蛴螬、卷叶蛾、叶斑病、茎腐病、根腐病、青枯病和白绢病等。


1.选用良种 选用良种应以地力肥瘦为依据。一般土层深厚、质地疏松、保水保肥性强的中等肥力地块,选用中熟、大果直立、增产潜力大的高产品种,如鲁花11号、海花1号等;水肥条件较差的薄地,应选用中果直立高产品种,如白沙1016等。
2.施足底肥,精细整地 花生系圆锥根系,要求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通透力强、肥力较高的土壤条件。因此,要在冬春深翻的前提下,每667平方米(1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公斤,碳铵40公斤,磷肥50公斤,钾肥27公斤,然后进行浅耕,耙耢整平筑畦,畦宽60~80厘米,高10~15厘米,畦沟宽20~25厘米,墒情不足的,要在耕前灌水造墒,使土壤含水量达到15%~16%。
3.适时播种和覆膜 覆膜花生适宜的播种期以播种后断霜期已过为标准,过早过晚均不利于高产,在山东省以4月中旬为佳。花生播前要带壳晒种2~3天,以促进种子萌动发芽。播种前畦面喷拉索等除草剂,以防杂草。按等行距每667平方米播8000~10000穴,每穴2~3粒果仁。
覆盖形式有播前和播后两种。两种各有利弊,目前多以播后覆盖为主,在土壤墒情不好的情况下,也可先盖后播。覆膜后要用土压紧四边,并每隔3米横压一条土带,防止大风揭膜,保证地温的提高。
4.及时破膜,清棵蹲苗 覆膜花生10天左右出苗,先播后盖的花生,当幼苗刚刚出土时,用利刀在膜上割一个三角口,以助苗出膜,防止高温烧苗。当花生齐苗后,用手将幼苗根际浮土扒出,使两片子叶露出膜外,清棵蹲苗,减少根际杂草滋生和蚜虫危害。清棵后20天,及时培土迎针,提高结实率。
5.化学调控,培育壮苗 化学调控是覆膜花生配套高产技术。对封行过早、长势过旺的田块,用比久(B9)1000~1500倍液于7月中下旬进行喷雾,或用多效唑100~150*10E-6于初花期和盛花期喷雾,能有效缩短节间,增加侧枝,提高饱果率,一般增产15%~25%。对肥力不足和早衰田,应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或0.2%过磷酸钙澄清液,加1%尿素混合喷雾。
6.抗旱排涝,防病治虫 在花生全生育期既要防旱,又要注意排涝。当土壤含水量低于10%时,要及时浇水;雨季来临时要挖好田间沟,疏浚排水沟,确保水流畅通,防止田间积水烂果。花生病虫害主要有蚜虫、蛴螬、卷叶蛾、叶斑病、茎腐病、根腐病、青枯病和白绢病等。

地膜覆盖具有增湿、调温、保墒、提墒和控水防涝,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和近地小气候等作用。覆好膜对提高花生光合效率、促进生长进程、增强抗旱耐涝能力、促进根系和果针入土结实效果明显。能有效克服花生生长发育期间诸多不利因素,为花生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了花生合理生育进程。
1、选用适宜的品种。土壤肥沃、水浇条件好的地块,应选用丰产性能好的中、晚熟大果品种。麦荐夏直播可选用中早熟高产品种。
2、选用适宜的地膜。要选用常规聚乙烯地膜,宽度90厘米、厚度不低于0.004毫米。夏花生可选用黑色地膜或配色地膜。
3、精细耕地,合理施肥。深耕翻,并结合增施肥料将地面耙平耢细,清除残余根茬、石块等杂物。要配方施肥,注意多施有机肥等缓效肥料,并配合施用微量元素肥料。
4、规格覆膜,足墒播种。要按照覆膜要点,严格覆膜质量。播种土壤水分为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在适期内保证足墒播种,或抗旱播种。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简单可行的栽培措施。在栽培中应做好以下技术环节:

一、精细整地覆膜栽培花生田必须做到精细整地,深耕细耙,地面平整;否则覆膜粗糙,膜破封闭不严,风吹地膜扇动,杂草丛生、不保温、不保墒,降低覆膜增产效果。覆膜花生以起垄种植为宜。 二、增施肥料由于覆膜花生生长旺盛,需肥量增大,而生育期间又不便追肥,因此播前应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补充速效肥,配合微肥。2/3的氮、磷肥和全部的钾肥、有机肥要在冬耕或早春耕时施入,1/3的氮、磷肥结合起垄施在垄面中间10厘米的结实土层以下,做到深施和匀施。

三、选用适宜的品种为了充分发挥地膜的增产潜力,提高单产水平和增加效益,应根据当地生产条件、产量水平和作物茬口,选定花生品种。

四、选用适宜的地膜覆膜栽培所覆盖的地膜,不仅要宽度适宜,不碎裂,耐老化,透明度高,而且能保证有效果针顺利入土,控制高节位无效果针入土。膜宽85~90厘米为宜;膜厚以0.007±0.002毫米为宜;透光率一般要求花生地膜的透光率≥70%为宜;展铺性能要求断裂伸长率纵横≥100%,确保覆膜期间不碎裂。

五、选用适宜的除草剂花生田既有单子叶杂草,又有双子叶杂草;既有一年生杂草,又有多年生杂草,由于目前常用的地膜均为不带除草剂的地膜,覆膜后花生垄面又不能中耕,要求花生覆膜前必须喷施除草剂。目前覆膜花生适宜的除草剂主要有甲草胺、乙草胺、扑草净、恶草灵、都尔和禾耐斯等,在覆膜前均匀喷施。

六、合理密植覆膜花生的种植密度应根据各地的生产条件、地力水平和品种而定,一般中熟大粒品种每亩8000~9000穴,早熟中粒品种每亩0.9万~1.1万穴,每穴播2粒种子。

七、加强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时做到前促早发,中控稳长,后保不衰,这是地膜覆盖栽培花生获得高产的保证。

1.巡回检查,保护地膜。播种后要经常查田护膜,防止刮风揭膜和地膜破口透风,确保地膜的保温、保墒效果。

2.开孔放苗。先播种后覆膜的花生顶土鼓膜(未见绿叶)时,就要及时开膜孔放苗,开孔后随即在膜孔上盖一层3~5厘米厚的湿土,轻轻一压,这样既起到封膜孔增温保墒的效果,还可起到避光引苗出土、释放第一对侧枝、自然清棵的作用。

3.畦沟中耕除草。畦沟雨后或灌溉易板结,如果播种后畦沟未喷除草剂的,还易滋生杂草,应及时顺沟浅锄,破除板结,清除杂草。

4.浇好关键水。足墒播种的覆膜花生,苗期一般不需浇水,播后2个月不下雨,也能正常生长。如果久旱无雨或仅有小于10毫米的降雨,在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叶片刚刚开始泛白出现萎蔫时,应立即沟灌润垄或进行喷灌。

5.防治病虫害。地膜覆盖栽培由于农田生态环境有所改变,花生出苗早,群体大,土壤温、湿度适宜,容易造成病虫侵害。因此,苗期的蚜虫、蓟马,中期的枯萎病、叶斑病、锈病和蛴螬发生早,为害重,要及时防治。

6.控制徒长。覆膜花生高产田,由于土壤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善,花生前期生长发育快,中期生长旺,易造成群体郁闭,通风透光不良,发生倒伏,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减产。因此,及时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控制徒长,是覆膜花生夺取高产的必要措施。一般在植株高度40厘米左右时喷施壮饱安、多效唑等加以控制。

7.生长中期不揭膜。花生生长中期绝对不能揭膜。据调查,中期揭膜,对土壤温度、湿度和通透性均造成不良影响,双仁果率、饱果率下降,产量降低。

8.保叶防衰,排水防烂果。覆膜花生在施足底肥、全量施肥的前提下,一般可通过叶面喷施1%尿素和2%~3%过磷酸钙混合溶液,或2%~3%过磷酸钙溶液,或其他叶面肥料。在荚果成熟期,若遇雨水过大时,应及时排水降湿,确保田内无积水,以减轻或避免烂果的发生。

八、适时收获,净地净膜覆膜花生的成熟期一般比露地栽培提早7~10天,成熟后应及时收获,防止落果、烂果,提高荚果和籽仁质量。收获时,要同时注意回收残膜,达到净地净膜,防止残膜对土壤、环境、饲草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