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怎样防治小麦全蚀病? 小麦

怎样防治小麦全蚀病?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防治措施

(1)严禁从病区调种,防治病害传入,保护无病区。

(2)对于零星发病区,坚持就地封锁,就地消灭。重病地块,可实行轮作换茬,控制病情发展。严重发生地块,三年内不种小麦而改种其他作物,可控制全蚀病的发生。

(3)深耕细靶,精细整地。

(4)武将用于种子处理,按1:557_667的药种量拌种,加3-5倍水充分混合倒在种子上,搅拌均匀,摊开晾干后播种。或用拌有益+满适金拌种。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应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充分利用生物、化学的防治手段,达到保护无病区,控制初发病区,治理老病区的目的。

药剂防治以种子处理为主。小麦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可用下列杀菌剂:

2.5%咯菌腈悬浮剂100-200ml/100kg种子;12.5%硅噻菌胺悬浮剂160-320ml/l00kg种子;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00g/100ml种子;0.8%腈菌唑·戊唑醇悬浮剂2500-3000ml/100kg种子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500-600ml/100kg种子;5亿个芽孢子/g荧光假单胞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1500g/l00kg种子;6%戊唑醇种子处理剂30-60ml/100kg种子;70%多·克·酮(多菌灵·克百威·三唑酮)悬浮种衣剂1:40-50(药种比)。

在拌种的基础上,在返青拔节期进行药剂防治,可以用下列药剂: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0-30ml/亩;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80--160g/亩+%腈菌唑乳油45-55ml/亩40%氟硅唑乳油20-30ml/亩;12.5%硅噻菌铵悬浮剂20-30ml/亩;2.5%咯菌腈悬浮剂20-40ml/亩,对水80-100kg,顺麦垄淋浇于小麦基部。

小麦全蚀病怎么防治以及防治方法为大家介绍过了,为了防止小麦全蚀病出现,建议大家在小麦种植前严格对小麦种子进行处理。后期才能保证小麦未出现全蚀病。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根腐和茎腐性病害,是由比较严格的土壤寄居菌引起的。其防治方法: 一是无病区加强检疫,防止病害传入; 二是新病区要采取扑灭措施,进行深翻改土,改种非寄主作物,老病区采取稻麦轮作,控制病害蔓延; 三是药剂防治,病田在小麦拔节期,每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或20%三唑酮乳油75毫升对水40~50千克喷施,可兼治锈病、白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