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其他禾谷类 > 避免药害的措施与对策? 其他禾谷类

避免药害的措施与对策?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要选用对路的品种每种除草剂都有严格的使用范围,不同作物需要不同品种的除草剂,即便是同一种作物在不同的生长期、不同下茬需要的除草剂也不同。如丁草胺和乙草胺,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前者适用于水田,后者适用于旱田。因此,购药时一定要选择标签注明的与所需要防治的对象相符,使用方法适合自己。当有几个品种可供选用时,要选用药效好、毒性低、残留少、安全性好的品种。要慎用新品种,对没有使用过的新品种,可先行小面积试验,或了解周围用户使用结果之后,再决定用还是不用。
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量和方法使用不得随意加大或减少药量,并做到不重喷、不漏喷。笔者看到不少农民“恨草不死”,随意加大用量。也有一些农药经销商用提高防效的手段来拉回头客,以达到多销售的目的,而向农民推荐使用高浓度的除草剂。随意加大使用浓度和用量,造成药害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棉田使用芽前除草剂——乙草胺,规定的每亩用量是100~150克,而不少人将每亩用量加大到200~250克,药害导致棉花缺苗达2~3成。
严防飘移危害非靶作物春季小麦田间使用2,4-D丁酯,因飘移到周围其他双子叶植物受害现象最为突出。受害的棉花表现叶片焦灼、卷曲、畸形、枯萎,植株矮化,蕾铃脱落,棉桃变小、畸形,一般减产3成左右,重者减产高达50%以上。棉花、花生、蔬菜、烟草等双子叶植物,对2,4-D丁酯十分敏感,在小麦与上述作物混作地区,麦田应避免使用。为了防止除草剂飘移危害,要在无风或微风天气喷施,喷孔方向要与风向一致,走向要与风方向垂直或夹角不小于45度,先喷下风处,后喷上风处,严防药液随风飘移危害敏感作物。
注意防止下茬(季)作物受害有些除草剂的残效期较长,会造成下茬(季)作物伤害。因此,在选用除草剂时,一定要考虑下茬(季)准备种什么作物。阿特拉津适宜玉米芽前除草,但下茬若种甜菜、马铃薯、瓜类、蔬菜等作物时,玉米田就不能使用该药,否则会使下茬作物发生药害。
喷施除草剂的喷雾器一定要彻底清洗清洗干净后,再装其他农药使用,以防除草剂药害发生。

生的防范措施
为了规范合理地使用农药,在有效控制病虫草危害的同时,减少或避免施药过程中农药中毒事故及农作物药害事故的发生,建议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 1) 市、县级植保站和农业行政执法部门应加大对病虫草害发生、防治技术和农药安全使用技术的宣传力度,利用科技下乡、各类技术培训班、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对农民进行培训指导,从农药购买、保存、使用等方面大力宣传,提高农民安全用药意识,避免或减少人畜中毒和作物药害事故的发生。
( 2) 农业行政执法部门应加大对农资经营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和农资市场的执法检查力度,督促他们掌握农药药理及安全使用知识,对那些不具备经营资格或条件的农药销售店要责令其整改或关闭,杜绝农药和食品混放现象的发生。
( 3) 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一是严把农资经营准入关。农药是一种特殊商品,品种种类多,使用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经营者如果对农药的基本知识和病虫草害防治技术不了解,将难以指导农户科学防治病虫害,势必会造成农民滥用、乱用农药,甚至出现错用农药现象而造成大的经济损失; 二是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农药,以杜绝或减少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
( 4) 国家应加大投入和政策引导,一是鼓励农药厂家少生产玻璃瓶装农药,并对农药瓶、袋进行回收利用; 二是在田间地头设立指定的农资废弃物堆放点,使用过的有毒农资废弃物得到及时处理,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1、了解农药的特点,杀虫、杀菌原理,灭草剂的原理。

2、仔细清洗药筒,最好做到专桶专用。

3、严格按说明书使用浓度配制,不随意乱配。

4、注意施药时的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药效发挥。夏季喷药适合傍晚,喷药后温度下降利于吸收,并且许多害虫是在傍晚危害的。

茎叶处理剂主要是通过杂草叶片吸收后,破坏其生理、生化系统导致其死亡。杂草对这类除草剂的敏感叶龄为二至五叶期。因此,使用这类除草剂要在杂草二至五叶期施用除草效果最好。
某些除草剂在土壤内残留期较长,在使用时要考虑其对套作作物或后茬作物的安全性。如巨星在土壤内残效期有60d左右,所以计划套种西瓜、花生等作物的,就先要考虑巨星的有效期,再作安排,否则将会影响作物出苗及生长。
2.4采用恰当的施药方法
第一,根据农药性能及对作物的敏感性来研究施药的方法;第二,根据农药剂型确定相应的施药方法,如在大风天,不宜用喷雾方法施用广谱性除草剂,可用涂抹的方法,以防雾滴漂移引起药害。
2.5注意施药质量
药害的产生与施药质量密切相关,为了提高施药质量,首先要平整土地,这对芽前除草很重要,避免沟沟洼洼影响药物均匀分布而产生药害。配制农药时要搅拌均匀,对已产生分层或沉淀的农药不要使用,喷施时要恰当的选用喷幅,采用直走式平衡推进法,行走的速度要一致均匀,停止行走要关掉喷头,防止重喷或漏喷,避免药害产生。同时,气象条件对除草剂效果也能产生影响。杂草叶片对茎叶类除草剂的吸收速度与温度成正相关,使用这类除草剂时若温度高,则杂草死亡速度快且死亡率高。使用除草剂时要注意风力和风向。风速8~10m/s时喷除草剂,防除杂草效果降低1/2左右,而且雾滴有可能飘移到邻近的敏感作物或林木上,造成药害。
此外,土壤的墒情好坏,也将直接影响土壤处理类除草剂的效果,墒情差效果就差。
3抓好施药后避害措施的落实
(1)彻底清洗喷雾器。如施用某除草剂之后不清洗喷雾器,又接着用来喷雾防治病虫害,如果巧遇对该除草剂敏感的作物,就会产生药害。因此,应彻底清洗喷雾器。清洗方法:塑料桶喷雾器可用5%碱液浸泡半天,再用清水冲洗2~3次[3]。
(2)妥善处理喷雾余液。施药完毕,余下的药液不可乱倒,以防产生药害。
(3)施药后降雨。应及时排水,切不可出现雨后积水现象,以免发生药害。
(4)严格保管未用完的除草剂。一般要求用多少购多少,如一次使用不完则应妥善保存并保证标签完好,且与其他农药分别放置,以防错用。使用时注意有效期。
4发生药害的补救措施
(1)施肥补救。对产生叶面药斑、叶缘枯焦和植株黄化等症状的药害时,增施肥料可减轻药害程度。如小麦出现绿麦隆药害后,可追施人粪尿,根外施尿素+磷酸二氢钾,促使植株恢复生长[4]。
(2)灌排补救。对于一些除草剂引起的药害,适当灌排可减轻药害程度。
(3)激素补救。对于抑制或干扰植物生长的除草剂,如2,4-D、二甲四氯、甲草胺、禾大状等发生药害后,喷洒赤霉素可缓解药害程度。

1 弄清药的特性,选用适合所用的药 2 浓度和用量要掌握住,不能随意提高 3 打药的时期要掌握住 打药的时间也要掌握住 4 不能乱配药

5 不能用不清洁的东西装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