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性和发生消长规律该害虫在原平地区一年发生一代。 越冬成虫从5 月 上旬开始出土在附近杂草上取食为害,到 9 月上、 中旬蛹羽化为成虫在无效分蘖上或迁飞到稻田周围杂草上取食, 后转至干湿交界处禾本科、沙草科等杂草下或土缝中0.5~1cm处, 以成虫越冬。越冬成虫从5 月上旬开始出土后,先在越冬处附近的禾本科、 沙草科及灯心草科杂草上取食补充营养, 待 5 月 中、 下旬水稻秧苗揭膜后, 部分迁飞转移到秧苗为害。 到 5 月 下旬 6 月 上旬水稻插秧后, 成虫于日落前后 ( 傍晚) 大量迁飞入稻田, 在稻苗上取食为害, 于次日凌晨停止活动, 转移至叶背面、 心叶及秧苗根部憩息, 也有在秧苗苗床上的。 成虫为害一直延续到 6 月 中、下旬产卵开始数量减少、 消失, 长达一月 左右。 到 6 月下旬 7 上旬, 发现稻苗根系被幼虫为害, 秧苗极易拔起。 7 月上、中旬到 8 月上旬, 为幼虫为害盛期。 8 月中旬以后害虫进入蛹期。 8 月下旬 9 月 上、 中旬害虫羽化迁飞到稻田幼小分蘖和附近杂草处取食, 10 月 上旬 气温下降后迁飞到杂草下、土壤缝隙处潜伏越冬。
上一篇: 黄瓜定植后的水肥管理的方法?
下一篇: 食醋防治鸡疾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