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识别:南瓜疫病可在南瓜的整个生育期发生,侵染根、茎、叶和果实,主要危害根和茎,造成根及茎基部腐烂,导致植株萎蔫、青枯、死亡。茎基部发病,初呈暗绿色水渍状,渐至淡褐色,后变褐色,呈湿腐状,病部有粉状的白色小点,为其游动孢子囊,爬地的茎蔓发病症状相同。根部发病,根尖先变成褐色,后整条根全部变成褐色,腐烂,失去功能。叶片发病,初为暗绿色水渍状斑点,也有从叶缘开始发病,向内扩展,随后扩展成圆形或不规则的大病斑,呈黄褐色湿腐状,空气潮湿时病部产生白色霉层。果实发病,多为靠近或接触地面的果实,病斑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后渐变褐色,凹陷,湿腐,空气潮湿时病部长出一层白色的由菌丝与孢子囊组成的霉状物。
二、防治技术
1.合理轮作:与葫芦科、茄科以外的蔬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
2.培育壮苗:选用无病土育苗,或者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按每平方米8克加10~15克干细土混匀,将1/3药土施入苗床内,播种后用剩余的2/3药土覆盖苗床,培育壮苗。
3.加强田间管理:①应选择地势高、排水好的田块种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②深沟高畦,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积水,严防大水漫灌。③大棚、温室栽培南瓜应通风降湿,控制灌溉水量与灌溉次数,防止浇水过多。④土壤过湿,灌溉宜选择晴天进行。⑤收获后注意清洁田园,以减少病源。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安克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1次,视病情连续喷2~3次,病害严重时5~7天喷1次。
上一篇: 鸡新城疫剖检变化有哪些?
下一篇: 旱伞草怎样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