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播种环节确保苗齐苗壮
1.选购包衣种子。若种子尚未包衣处理,在播种前要用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适当增加播种量,每亩播种量一般3公斤,最低不要少于2公斤,以保证有足够的出苗数。
2.贴茬机械播种。平播田块要大力推广小麦机收秸秆还田、玉米铁茬免耕机播技术。
3.保证墒情。在干旱地区要根据地块的具体墒情,在小麦收获前浇足“麦黄水”,便于麦收后抢墒播种。如播种时墒情不足,有条件地区播后要及时采用喷灌浇“蒙头水”。
4.播种深浅适宜。一般墒情好的地块,播深以4—5厘米为宜,底墒不足,特别是砂土、沙壤土及麦田套种田块,应增加播深至6—7厘米。要求播种深浅一致,群体整齐。
5.科学施肥。夏播玉米可利用冬小麦的有机肥和磷肥的后效,一般不必施有机肥和磷肥。每亩施纯N10—15公斤、K2O 8—10公斤,在缺锌地块每亩施ZnSO4 1—1.5公斤。钾肥全部基施,氮肥1/3底施、2/3追施,播种时施入的基肥和种肥应做到肥、种分离,不能离种子太近,防止肥料“烧苗”。
6.病虫草害防治。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区,选用锌硫磷等杀虫剂颗粒剂撒施毒土或毒饵进行防治。播后苗前防除杂草,可选用土壤处理的除草剂品种如阿特拉津、乙草胺等;苗期防除杂草,可选茎叶处理的除草剂品种如玉宝、玉超、玉农乐等。
二、加强田间管理,确保高产优质高效
1.合理密植。及时查苗补苗,对缺苗断垄严重的地方及时补种或带土移栽。3—5叶展期进行间苗定苗,保证合理的留苗密度,一般为3500--4000株/亩左右。在中期管理中要及时清除小株、弱株及分蘖、空秆等,减少养分空耗。
2.中耕追肥。在拔节至小喇叭口期(6叶展至10叶展),结合中耕进行施肥。追肥以N肥为主,不要地表撒施,应集中靠近根部穴施或条施后深覆土。
3.及时排灌。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间,苗期耐旱怕涝,遇暴雨积水要及时排涝,防止芽涝和苗涝;孕穗至灌浆期,对水分需求量大,比较耐涝。发生旱情时要及时浇水灌溉,可大幅度增加玉米产量。
4.防止倒伏。可在选用耐密植抗倒伏品种基础上,采取合理密植、施肥、蹲苗、中耕培土以及去除小、弱、空株等措施预防倒伏。在密度过大、有严重倒伏危险的地块,可提前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预防。
5.病虫害防治。夏玉米区主要病害有叶斑病、茎腐(青枯)病、矮花叶病,主要虫害有玉米螟、粘虫、棉铃虫、蚜虫、地下害虫、蓟马等。要加强防治。
一、抢时播种。贴茬播种,尽量做到当天收麦当天播、上午收麦下午播。
二、选择优良品种,做好种子处理。应选择已通过国家审定、适宜我县种植、高产潜力大、抗逆性强的玉米种子如郑单958、华农138、美豫5号、洰丰339、肃研480等玉米新品种。播种前搞好种子包衣或拌种工作,保证出苗质量、预防苗期病虫害。
玉米黑粉病和根腐病防治:用2.5%适乐时种衣剂10克对适量水拌玉米种10公斤;或用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每公斤种子用量为1-2毫升。
地下害虫防治:50%辛硫磷乳油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2%;或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3克拌玉米种1.5-2公斤,拌匀后晾干播种。
以上杀虫剂和杀菌剂可以混合拌种,达到防病治虫的目的。拌种要先拌杀虫剂,等晾干后再拌杀菌剂,要现拌现用。
三、合理密度。选择耐密型品种,适当扩大行距、缩小株距、增加密度。一般大穗型稀植品种播种密度在3500-4000株/亩,大穗型密植品种播种密度在4000-4500株/亩,超高产地块可增加到4500-5000株/亩,甚至达到5000株/亩以上。种植形式以60厘米等行距为主。
四、合理施肥。大力推广种肥、苗肥施用技术,促使玉米形成壮苗。按照亩用4-6公斤纯氮、3-5公斤五氧化二磷、3-5公斤氧化钾并配施硫酸锌1公斤左右做种肥或苗肥施用,生育期分别在喇叭口期、灌浆期追施纯氮6-8公斤及2-3公斤。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施肥要点: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在喇叭口期、吐穗期、灌浆期分三次追施含大量元素水溶肥,每次随水追施量10公斤。
五、保证充足墒情。贴茬播种玉米,播种后要及时浇、喷好蒙头水,补充土壤水分,保证种子正常发芽出苗。玉米出苗后如遇干旱天气,要及时浇水或喷水,保证充足墒情,确保玉米苗期正常生长发育。
六、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1、虫害:
粘虫、棉铃虫、灰飞虱、蓟马、瑞典蝇、耕葵粉蚧等是常年发生的苗期害虫。防治粘虫、棉铃虫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2.5%氯氟氰菊酯50—75克/亩,对水30—50公斤喷雾防治。针对瑞典蝇的发生危害特点,强调在玉米刚出苗(即一叶一心)时,亩用15%高氯·毒死蜱乳油50毫升或1.8%阿维·高氯乳油100毫升喷雾防治,如果田间出现被害株,危害严重的要及时拔除,危害轻的环状株要将株尖剪断。玉米耕葵粉蚧可用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及时进行灌根。
二点委夜蛾是近几年新发生的、部分地块危害较重的玉米苗期害虫,应作为查治重点,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麦收后及时清理麦秸或粉碎秸秆,破坏二点委夜蛾幼虫的适生环境。也可在玉米出苗后及时将麦秸清理到大垄间,玉米苗周围要清洁干净。
(2)化学防治:提倡早期喷雾防治田间成虫和低龄幼虫,即在成虫高峰期发现田间蛾量突增时,及时喷施杀虫剂进行防治,蛾量大时隔5-6天再喷一次。用48%毒死蜱1500倍液,可结合封地面的除草剂喷施。田间发现危害且虫龄较大时,采取毒饵诱杀法:亩用48%毒死蜱乳油200毫升+敌敌畏250毫升+碎青菜叶4-5斤(或杂草)+15斤炒香的麦麸,对水到可握成团,顺垄撒小堆,不要撒到玉米上。在大龄幼虫危害严重时采取应急防治措施药剂喷淋法:用48%毒死蜱乳油1斤加辛硫磷6两,随浇水灌入田中;或用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用直喷头顺垄喷根茎部,每株50毫升药液。注意喷施苗后除草剂前后7天不能使用有机磷农药,应改用菊酯类农药1500倍喷淋。
2、病害:
苗期病害主要有病毒病、根腐病。病毒病由灰飞虱和蚜虫传播,应注意除虫防病。预防病毒病可在玉米一叶一心期,用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或宁南霉素600倍液加杀虫剂喷雾,7—10天喷一次,连喷2次;在病毒病发生初期,除虫治病的同时,加入适量叶面肥,可提高防治效果;此外,还可在间苗定苗时采取拔除病株、保留健株的农业措施。防治根腐病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灌根,每株灌200毫升药液。
3、杂草防除:
(1)对于播种前杂草已出土长大并且密度大的地边、垄沟等处,可用克芜踪(百草枯)或草甘磷等灭生性除草剂喷雾挑治,也可与封地面除草剂同时使用。
(2)玉米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可亩用40%乙·莠合剂200-250克或42%异丙草·莠250-300克等,对水40-50公斤喷雾。
(3)玉米2-5叶期,杂草2-5叶期,亩用25%硝磺·莠去津200克或亩用15%硝磺草酮80克+38%莠去津160克,对水30—50公斤茎叶喷雾。
特别注意:喷施玉米苗后除草剂时,严禁随意加大用药量,严禁加入杀虫剂混喷,且喷药前后7天内也不能使用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以免出现药害。
上一篇: 牛瘤胃酸中毒的病原是什么?
下一篇: 玉米色二孢穗腐病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