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观鉴别法 纯豆粕呈不规则碎片状,浅黄色或淡褐色,色泽一致,偶尔有少量结块,闻有豆粕固有豆香味,如果颜色金黄、颗粒均匀,有豆香气味的是好豆粕。反之,如果颜色灰暗、颗粒不均、有霉变气味的,不是豆粕,而是掺入了沸石粉、玉米等杂质。掺有杂质的豆粕颜色浅淡,色泽不一,结块多,剥开后用手指捻,可见白色粉末状物,闻之稍有豆香味,掺杂量大的则无豆香味。如果将假豆粕粉碎后,再与豆粕比较,色差更是显而易见,真品为浅黄褐色。在粉碎过程中,假豆粕粉尘大,装入玻璃容器中粉尘会黏附于瓶壁;而纯豆粕则无此现象。
(2)外包装鉴别法 颗粒细、容重大、价格廉,这是绝大多数掺杂物的共同特点,饲料中掺杂了这类物质后,必定是包装体积小,而重量增加。
(3)水浸鉴别法 将豆粕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浸泡2~3小时,然后用木棒轻轻搅动,若掺假可以看出分层,上层为豆饼,下层为泥沙。
(4)碘酒鉴别法 取少许豆粕放在干净的搪瓷盘中,铺薄铺平,在其上面滴几滴碘酒,过6分钟,其中若有物质变成蓝黑色,说明可能掺有玉米、麸皮、稻壳等。
(1)外观鉴别法。纯豆粕呈不规则碎片状,浅黄色到淡褐色,色泽一致,偶有少量结块,闻有豆粕固有豆香味。反之,如果颜色灰暗、颗粒不均、有霉变气味的,不是好豆粕。而掺入了沸石粉、玉米等杂质后,颜色浅淡,色泽不一,结块多,可见白色粉末状物,闻之稍有豆香味,掺杂量大的则无豆香味。在粉碎过程中,假豆粕粉尘大,装入玻璃瓶中粉尘会粘附于瓶壁,而纯豆粕无此现象。用牙咬豆粕发粘,玉米粉则脆而有粉末。 (2)外包装检查法。颗粒细、容量大、价格廉,这是绝大多数掺杂物所共同的特点。饲料中掺杂了这类物质后,一般是包装体积小,而重量增加。 (3)水浸法。取需检验的豆粕(饼)25克,放入盛有250毫升水的玻璃杯中浸泡2-3小时,然后用手轻轻摇晃则可看出豆粕(碎饼)与泥沙分层,上层为豆粕,下层为泥沙。 (4)显微镜检查法。纯豆粕外壳内外表面光滑,有光泽,并有被针刺时的印记,颗粒无光泽,不透明,呈奶油色;玉米粒皮层光滑,并半透明,并带有似指甲纹路的条纹,这是玉米粒区别于豆仁的显著特点。另外,玉米粒的颜色也较深,呈桔红色。 (5)碘酒鉴别法。取少许豆粕(饼)放在干净的瓷盘中,在其上面滴几滴碘酒,其中若有物质变成蓝黑色,说明掺有玉米、麸皮、稻壳等。 (6)容重测量鉴别法。饲料原料都有一定的容重,如果有掺杂物,容重就会发生改变。因此,测定容重也是判断豆粕是否掺假的方法之一。将样品非常轻而仔细地放入1000ml的量筒内,使之正好到1000ml刻度处,将样品从量筒内倒出称量。每一样品重复做3次,取其平均值,一般纯大豆粕容重为594.1g/l-610.2g/l,如果所测样品容重与之差别较大,说明该豆粕掺假。
1)外观鉴别法 纯豆粕呈不规则碎片状,浅黄色或淡褐色,色泽一致,偶尔有少量结块,闻有豆粕固有豆香味,如果颜色金黄、颗粒均匀,有豆香气味的是好豆粕。反之,如果颜色灰暗、颗粒不均、有霉变气味的,不是豆粕,而是掺入了沸石粉、玉米等杂质。掺有杂质的豆粕颜色浅淡,色泽不一,结块多,剥开后用手指捻,可见白色粉末状物,闻之稍有豆香味,掺杂量大的则无豆香味。如果将假豆粕粉碎后,再与豆粕比较,色差更是显而易见,真品为浅黄褐色。在粉碎过程中,假豆粕粉尘大,装入玻璃容器中粉尘会黏附于瓶壁;而纯豆粕则无此现象。
(2)外包装鉴别法 颗粒细、容重大、价格廉,这是绝大多数掺杂物的共同特点,饲料中掺杂了这类物质后,必定是包装体积小,而重量增加。
(3)水浸鉴别法 将豆粕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浸泡2~3小时,然后用木棒轻轻搅动,若掺假可以看出分层,上层为豆饼,下层为泥沙。
(4)碘酒鉴别法 取少许豆粕放在干净的搪瓷盘中,铺薄铺平,在其上面滴几滴碘酒,过6分钟,其中若有物质变成蓝黑色,说明可能掺有玉米、麸皮、稻壳等。
上一篇: 长吻鱼危的特点是什么?
下一篇: 一事一议采取村民代表会议的形式如何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