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炎热夏季,温热潮湿的环境很容易导致黄曲霉菌在谷物中滋生,产生黄曲霉素。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最强,易导致幼龄家禽中毒。日常饲养管理不当,疏于管理,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起到诱发作用。该病如果诊治不及时,可造成大比雏鸡死亡。本病可降低幼龄家禽的生产性能,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日增重以及饲料转化率降低。引起肝损伤的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肝毒素,病理剖检可见肝增大、苍白、变脆、脂肪肝、胆管上皮增生等;黄曲霉毒素可使家禽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力降低,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强,导致疫苗接种失败。
1 病因分析 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于幼龄家禽误食了被黄曲霉素污染的玉米、麸皮、棉子饼、混合饲料等所所致。目前,可统计的黄曲霉素及衍生物有20多种,引起家禽中毒的包括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黄曲霉毒素M1、黄曲霉毒素M2等。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1易导致雏鸡感染发病。
2 临床症状 雏鸡: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消瘦,鸡冠苍白,虚弱,凄叫,拉淡绿色稀粪.有时带血。腿软不能站立,翅膀下垂。
育成鸡:表现为精神沉郁,不愿运动,消瘦,小腿或爪部有出血斑点,或融合成青紫色,如乌鸡腿。
成鸡:表现为耐受性稍高,病情和缓,产蛋减少或开产期推迟,个别可发生肝癌,至极度消瘦的悲病质而死亡。
雏鸭:表现为对黄曲毒素极敏感。精神沉郁,食欲废绝,脱臼,鸣叫,趾部发紫,步态不稳,严重跛行,往往在角弓反张中死亡。
成年鸭:表现为食欲减退、逐渐消瘦、不愿活动、体质衰弱、出现贫血症状,生产能力逐渐较低,慢性中毒有恶性质,容易继发为肝癌。
3 病理变化
3.1 急性中毒 可见肝脏肿大、充血,有坏死,外观呈黄白色;胆囊充盈,肝细胞弥漫脂肪变性,变成空泡状,肝小叶周围胆管上皮增生形成条索状,肾苍白肿大,胸部皮下、肌肉有时出血。肠道出血。
3.2 慢性中毒 可见肝硬变,体积缩小,颜色发黄,并呈白色点状或结节状病变,肝细胞大部分消失,大量纤维组织和胆管增生,个别可见肝癌结节,伴有腹水。心包积水。胃和嗉囊有溃疡,肠道充血、出血。
4 诊断 根据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初步诊断,要结合饲料调查,必要时,要实验室检查黄曲霉素确诊。
5 治疗 一旦确诊,立即停止饲喂霉变饲料,更换新鲜饲料。或者是直接改喂易消化的青绿饲料,减少饲料中的脂肪含量。给病雏饮服浓度为5%的葡萄糖水溶液,饲料中添加足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或者是添加禽用多维素,可加快康复。为了避免继发性疾病,可有针对性的投服土霉素、氟哌酸等等抗菌类药物进行防控。
6 预防 禁止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特别是发霉的玉米、谷物饲料及花生饼。加强环境卫生清洁工作,做好环境消毒,舍内可用浓度为2%的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毒,残留的粪便可使用漂白粉进行处理。饲料贮藏所用仓库,定期使用福尔马林溶液熏蒸处理。此外,还要做好饲料防腐。仓库内温湿度必须控制在恰当的范围内,积极通风,避免雨淋。处于预防饲料发霉的角度考虑,可在贮藏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防腐剂,常用的防腐剂有丙酸钠或者是丙酸钙等等,也可以定期使用福尔马林进行熏蒸处理。
夏之交正是霉菌生长最适宜的条件,黄曲霉是霉菌的一种,会产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已知霉菌中毒素最强的。黄曲霉毒素中毒是家禽摄入了被黄曲霉或寄生曲霉污染并产生毒素的饲料所引起的,以肝细胞变性、坏死、肝胆管和肝细胞增生、肝脏等处出血为病理特征的急性和慢性中毒病。
本病主要见于雏禽,以雏鸭最为敏感,一般为急性经过。成年家禽也可发生,以成年鸭较常见,并多为慢性病程。
一、临床症状
1、鸭:雏鸭采食含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后约2周,出现食欲废绝,生长缓慢,步态不稳,严重跛行,腿脚发紫,颈部痉挛,濒死期共济失调,角弓反张,病死率可达80%~90%。成年鸭的耐受性较强,急性中毒的症状与雏鸭相似,常见病鸭口渴,腹泻,排白色或绿色稀粪;慢性中毒病初症状不明显,随之会出现食欲减退,消瘦,体质虚弱,贫血,生产性能下降。
2、鸡:雏鸡多发生于2~6周龄,嗜睡,呆立,食欲减退或废绝,生长发育缓慢,衰弱,翅膀下垂,黄疸,贫血,冠、髯苍白,腹泻,粪便稀薄并混有血液,病死率可达50%左右。蛋鸡产蛋量下降。肉鸡贫血,出血,肝功能失调,麻痹和跛行,生产性能下降。
二、病理变化
1、急性中毒,肝脏肿大,色泽变淡呈灰色,有出血斑点,肾脏苍白肿大,肾脏和胰脏有出血点。
2、亚急性和慢性中毒,肝脏萎缩和硬化,实质出现白色网状结构,肝表面凹凸不平,有颗粒,脾脏和胰腺肿大、出血,法氏囊和胸腺萎缩,心腔和腹腔皮下易积液。1年以上的慢性中毒病例,肝脏有肿瘤结节。
三、预防
1、预防黄曲霉毒素最根本的措施是不用含黄曲霉毒素的饲料饲喂家禽。
2、购买饲料要注意质量,贮存饲料的环境要干燥、通风,特别是温暖多雨季节更要防霉。
3、严重霉变的饲料不能饲用,如果只是轻微发霉,可用1%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过夜,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饲喂。
4、在日粮中添加1%活性炭、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2,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黄曲霉毒素中毒。
5、增加日粮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对降低病禽死亡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上一篇: 王八的养殖技术?
下一篇: 养殖水体均匀分层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