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拔除病株。发现这种病株时,要立即拔掉销毁,以防蔓延。
2.药剂防治
用40%纹枯利800倍~1000倍液,在向日葵现蕾前或在盛花期,喷洒植物的下部和花盘的背面1~2次;
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在向日葵现蕾前或在盛花期喷洒1~2次;
用50%速克灵500倍~1000倍液,在苗期或开花期喷洒,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
根据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当气温达18℃~20℃,0~5厘米深表土含水量在11%以上,子囊盘开始出土时、是地面撒药的最佳时期,每公顷可用70%五氯硝基苯30~45公斤,加湿润的细土150~225公斤,掺拌均匀后撒在向日葵田间,可抑制菌核的萌发和杀死刚刚萌发的幼嫩芽管,抑菌率一般可达91.3%,防治效果达78.5%以上。
1)与禾本科作物实行5~6年轮作。(2)将地面上菌核翻入深土中使其不能萌发。(3)种植耐病品种如龙葵杂1号、Ro-924等。(4)清除田间病残体,发现病株拔除并烧毁。(5)适当晚播,增施磷钾肥。(6)种子处理用35~37℃温水浸种7~8分钟并不断搅动,菌核吸水下沉,捞出上层种子晒干。种子内带菌采用58~60℃恒温浸种10~20分钟灭菌。(7)药剂防治用种子重量0.32%的50%腐霉利或浩瀚高科30%噁霉灵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拌种。花盘期喷洒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38%噁霜嘧铜菌酯800-1000倍液、或50%农利灵(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6%嘧菌酯百菌清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重点保护花盘背面。
防治方法:
(1)轮作2~3年以上,不与豆科、茄科等作物轮作,可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2)种植和培育抗病品种,如龙葵杂1号等。
(3)清除病株残余,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
(4)从无病花盘上留种,播前筛去夹杂的菌核净或50%多菌灵,以种子重量的0.5%拌种。
(5)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性。
(6)适期晚播,将播期延至5月下旬,使开花期与雨季错开。
(7)花期喷药 在开花期雨水多时应立即喷药,可用50%菌核净500倍液,50%速克灵或50%乙烯菌核利800-~1000倍液。盛花期后连喷2-3次,间隔7天,效果显著。
常用药剂: 乙烯菌核利 速克灵 菌核净。
上一篇: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危害有哪些?
下一篇: 生猪弓形虫病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