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粘虫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其他

粘虫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粘虫是一种重要的迁飞性害虫,黑龙江省发生的虫源是由江淮地区迁飞而来。该虫具有暴发危害和迁移为害的特点,主要以幼虫取食玉米、小麦、谷子、高粱等禾本科作物叶片,虫口密度大、防治不及时,可造成作物严重损失,甚至绝产。由于近二十年来,粘虫在我省一直未大面积暴发为害,农民对该虫了解甚少,缺乏应急防治意识。虽然前期我省监测迁入蛾量较少,但分布范围较广,近期气温升高,降雨较多,田间湿度较大影响,利于粘虫发育为害,个别落卵量大的地块虫口密度较大,加之目前大部分地块植株尚小,不抗虫咬,一旦受害易造成较重为害。为此,各地要高度重视粘虫的暴发为害性,克服麻痹侥幸心里,利用电视等快捷媒体,广泛宣传粘虫危害性和监测防控技术,并立即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面对面组织发动农民,全面开展虫情调查,准确掌握粘虫的发生范围及虫口数量对虫口密度大,达到防治指标地块,立即组织喷药防治。

防治措施:鉴于粘虫即将进入暴食为害期,加强中耕除草消灭幼虫,当前正值防治的最佳适期,对达到防治指标地块要立即开展化学药剂防治。一般以菊酯类农药或菊酯类与有机磷混剂效果最好。可选用2.5%溴氰菊酯(敌杀死)30毫升或5%氰戊菊酯(来福灵)20毫升或25%氰?辛乳油20~30毫升或4.5%高效氯氰菊酯40毫升,每亩喷液量15~20升,尽量将药液喷施在玉米心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