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掌握河蟹食性的特点,广辟饵料来源,应充分利用河蟹食性杂、生性贪食的特点,坚持因地制宜,多种渠道解决饵料来源,最大限度的满足河蟹生长育肥对饵料的需求。
(1)植物性饲料主要有水草、南瓜、西瓜皮和豆饼、花生饼、小麦、玉米、芝麻等。
(2)动物性饵料主要有小鱼、小虾、蚕蛹、蛙肉以及畜禽内脏等。
(3)配合颗粒饲料具有营养全面,适口性强,使用方便等多种优点,并可根据幼蟹,黄蟹,商品蟹的不同生长阶段制成系列饲料,因而使用河蟹配合饲料,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可直接购买使用。
二、充分利用稻田中的光、热、水、气等资源优势,搞好天然饵料的培育和利用。可采用施足基肥、适量追肥等方法,培养浮游动物、底栖生物以及青草嫩芽等。同时,5—7月份还应在亩稻田中增投200—400kg螺狮,或投放一部分怀卵的鲫鱼,抱卵的青虾等,让其进行自然繁殖,为蟹苗蟹种提供优质适口饵料,一举多得。
三、按照渔时季节和河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搞好饵料配合。4、5月份蟹苗蟹种刚放养时,应以小鱼小虾或豆饼、小麦、玉米等精料为主,采取少量多次的投饵方法。7—9月份是河蟹生长旺季,应以水草、南瓜、山芋等青料为主,适量搭配一些动物性饲料。9月中旬至10月应多喂一些小杂鱼和螺狮贝肉,促进河蟹摄食,增加河蟹体重。同时又为河蟹捕捞后的贮存、运输和提高成活率创造条件。
四、根据河蟹昼伏夜出的生活规律,实行科学投饵。河蟹的日投饵量随着个体的长大而逐步增加。蟹种到商品蟹阶段,日投饵量为在田蟹体重的5%-8%,并根据季节、天气、水质的变化以及河蟹的吃食活动调整。日投饵2次,并以傍晚一次为主,一般傍晚投喂量应占全天的60%--70%。
上一篇: 如何识别和防治甜菜白粉病?
下一篇: 猪场做好生产记录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