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其他水产 > 蛤蚧的繁殖特性? 其他水产

蛤蚧的繁殖特性?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蛤蚧的繁殖季节为3~8月份。蛤蚧雌雄外形明显:雌体粗胖,稍黄,花纹稍粗,尾稍尖。母体条重100g左右。雌雄比例(20~30):1为宜,如果雄性过多会互相争雌争食,咬断尾巴降低药用价值。将待产的雌体养在笼内,用纸格分开,纸格内贴上一层薄纸,让其产卵于纸上,便于扯下薄纸取卵,集中进行人工孵化。笼外用布遮光,使蛤蚧安静产卵。在产卵前半个月要多喂些昆虫,喂人工配合饲料时,要加些白糖、鱼粉、鸡蛋等以增加营养。蛤蚧每次产卵一对,产后可再发情交配,隔五十天左右又可产卵一对,年产四对。其卵不需要雌雄孵化,在相对湿度70%~80%,温度30℃~32℃的条件下,经70~80天即可孵出小蛤蚧。孵出的小蛤蚧要同大蛤蚧分开,以免被吃掉(人工孵化可避免大吃小)。六天以内每天给小蛤蚧喂些白糖水,六天以后喂些小昆虫,待其长到10厘米左右时,可放入饲养室饲养。早产出的卵如控制适宜的温度,可提早孵出小蛤蚧,当年可延长生长期,入冬后成活率高。小蛤蚧经一年半时间的精心饲养,体长可达30厘米左右。可捕来加工干制。

蛤蚧出蛰寻食后1个月左右,开始繁殖产卵。由于雄蛤蚧多了,便会互相争雌夺食,咬断尾巴,降低药用价值,并且雄蛤蚧还有吃卵及咬死小蛤蚧的特性,故在群体中不宜多,以20—30条群体中配1条雄蛤蚧为宜。多余的应在入冬前或出蛰后淘汰,加工做药。
  
  繁殖时,将待产卵的雌蛤蚧养在笼内,并用纸格分开,纸格内贴一层薄纸,蛤蚧产卵于纸上,以便扯下薄纸取卵。笼外需用布遮光,以便蛤蚧安静产卵。产卵后,要及时保护,防止亲蛤蚧吃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