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 叶瘟: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开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逐渐扩大为梭形斑,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有淡黄色晕圈,潮湿时叶背有灰色霉层,病斑较多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注意品种搭配和轮换。
(2)、在播种前进行水稻种子处理:可用45%扑霉灵浸种;在插秧前施送嫁肥和送嫁药:在移栽前一周,每亩秧田施用尿素3-5kg,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并结合防治叶稻瘟以及防螟虫、飞虱的送嫁药一起施用。也可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液浸秧5分钟,捞出堆捂30分钟再插。
(3)、合理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期适当施氮控苗,后期看苗补肥。避免氮肥施用过多或过晚,并注重增施磷、钾肥。水分管理要根据浅水栽秧、深水返青、薄水分孽、孽够晒田的原则。
2、药剂防治:
叶瘟要早发现早防治,从分蘖期开始,如发现发病中心或叶片上有急性病斑,应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6%的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30-40克/亩次,或75%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40克/亩次或40%富士一号乳油100毫升/亩次。以上任一种药剂兑水45-60公斤喷雾防治,6—8天后再防治一次,喷药后4小时内遇雨须补喷,以期达到理想防效。
上一篇: 玉米收获机技术实施要点?
下一篇: 稻谷爆腰的后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