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棚内湿度,加大通风,提高棚室温度,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发病,用银发利喷雾防治,效果很好。
1、选用抗病品种。如津杂系统的津杂3号、4号,或津春3号、津研2号、3号,长春密刺,新泰密刺,早丰等品种。
2、种子处理。温汤浸种:用水量为种子量的三倍,水温在50-55℃,恒温浸种15分钟后,待水温降至25-28℃时催芽。药剂浸种:用高锰酸钾水溶液,水温在25-28℃浸种30分钟后捞出,置于25-28℃条件下催芽。
3、土壤处理。苗床应选用无病虫土壤,底肥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用25%多菌灵1000倍拌药土“上铺下盖”,播种前将1/3药土铺在浇透水苗床面上,播种后再将2/3药土撒盖在种子面上。
4、田间管理。随着植株生长及时吊蔓、整枝、落蔓,打下部老叶及病残叶,增加通风透光,减少发病。选择晴天上午浇水,禁止阴雨天浇水。黄瓜生长前期保温、提温、控制浇水,促使根系生长,增强抗病性。
5、加强生态。控制棚室温度、湿度适合黄瓜生长、不利于病菌侵入,这是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最根本方法。在黄瓜生长期白天室内温度控制在25-28℃,湿度在65-75%,夜间温度在12-13℃,湿度为70-80%,这样的温湿度不利于病菌的侵入,完全符合黄瓜的生长,日出后充分利用晨光密闭棚室增温,每小时升温5-6℃,降湿15-20%,当外界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昼夜通风,减少叶片水膜形成,同时采取膜下灌溉,降低湿度。
霜霉病发生轻。
6、高温闷棚。选择晴天中午闭棚,在闷棚前一天,浇水,第二天将棚室封严,温度上升至45℃保持2小时,然后从小到大逐步放风。 带温度降到28℃为宜,对霜霉病有抑制作用,10天后再处理一次。
7、药剂防治。发病前预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发病时喷药,53%金雷多米尔锰锌每亩500倍液60%杀毒矾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7--10天用药一次,连续喷2--3次即可。 阴雨天使用烟剂或粉尘剂,避免阴雨天灌水,可以用5%百菌清粉尘或5%克露粉尘,每亩施药l公斤。在棚室防病治病,最佳的药剂种类,还是烟雾剂,不但省工、省时,防效高,主要不增加棚室湿度。
此外,在生长期间可喷0.3%的尿素、0.3%的白糖、0.2的食醋混合液,既可防病,又助生长。
上一篇: 林下栽培铁皮石斛要如何除草,每年除几次?
下一篇: 一品红怎么抑制茎秆徒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