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种植抗(耐)病品种
2.轮作降低菌源
3.加强栽培管理
4.精准化学防治
5.生物防治
1. 种植抗(耐)病品种 推广抗(耐)病油菜品种控制油菜菌核病在各地均适用,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性种植适合当地的抗(耐)病品种。
2.轮作降低菌源 采用水稻-油菜水旱轮作模式或油菜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
3.加强栽培管理 一是加强田管,开好“三沟”,降低田间湿度,提高油菜根系活力,增强植株抗逆性。同时,在油菜花期,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摘除田间病、老、黄叶,带出田外销毁,降低病菌再侵染率。
二是合理密植,根据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移栽苗适宜密度为3000~3500株/亩,直播苗适宜密度为4500~6000株/亩。
三是合理施肥,通过测土配方,平衡施用氮、磷、钾肥料,严格控制氮肥使用量,增施有机肥等。
4.精准化学防治 油菜菌核病流行受气候(温度和降雨量)影响较大。根据各地油菜菌核病发生的历史资料及气象资料,对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情况作出预测。在发生较重的年份,要切实做好菌核病化学防治,把好 “三关”,即防治适期与次数、对路药剂和施药技术三个关键环节。①施药适期与防治次数。在油菜盛花初期和盛花期分别防治1次。同时为确保蜜蜂安全,施药时间应与放蜂时间错开。②防治药剂。可选用对蜜蜂低毒且对环境友好的药剂如菌核净或腐霉利等。③施药技术。施药时注意油菜全株上下要受药均匀,注意在下午施药。精准化学防治油菜菌核病适用于油菜菌核病发生重病区或重发年份。
5.生物防治 可采用盾壳霉在油菜花期喷雾处理,一般在油菜初花期和中花期各处理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