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培肥后的高产麦田土壤一般要达到有机质含量在12mg/kg以上,全氮≥10mg/kg,,速效钾≥100mg/kg,有效磷≥20——30mg/kg,这是量化的基本指标。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高,其结构和理化性状就好,保水持肥能力高,能较好地协调土壤中的肥水气热的关系;耕层最好能达到25——30厘米:较深的耕层可以增加土壤涵养水分能力,从而扩大作物根系的营养吸收范围,提高产量。要求土壤的容重为1.14——1.26g/cm3,孔隙率为50%——55%,这样的土壤上层疏松多孔,水肥气热协调,养分转化快,其下层则紧实利于保肥持水,适宜于小麦的高产需求。据此,麦田的土壤改良和培肥要采取如下措施:
一、重视有机肥的施用
积极引导农户收集、堆沤、施用农家肥,以改良麦田土壤的理化性状及耕作性能,增强其通透性。要利用政策的扶持作用,扩大使用商品有机肥的补贴范围,进一步提高农民施用有机肥的积极性。采用深松耕作方式,使小麦和玉米的秸秆全部还田。
二、科学施用化肥
在低肥力的麦田要先解决磷肥的施用问题,中等肥力地块要首先注意氮肥的施用问题,同时要注意氮磷钾和微肥的配合使用。注意氮肥的施用量、施肥方式和施用时间,必须改变传统播种时将氮肥一次施入为多次施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三、实行以培肥地力为目的的种植制度
首先要根据麦田土壤肥力水平、投入水平及生产水平,将麦田与秋田分成不同的等级,通过复播作物、养地作物等进行倒茬过渡,使得低水平的地块肥力不断提升;再是要注意轮作养地,通过作物自身残留物归还土壤,达到维持和提高麦田土壤肥力的目的,比如轮作或复播豆类作物等,这类作物的根瘤及根系残留物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利于小麦生长,提高养分的利用率。
四、不断强化测土配方施肥
农业技术部门要不断强化测土配方施肥、深耕改土等技术知识的宣传培训力度,引导农民建立合理科学的耕种施肥习惯,提高他们平衡施肥进一步培肥地力的意识和能力,要为他们提供免费的测土配肥等服务,让其有意识也有能力提高土壤的肥力。
上一篇: 玉竹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下一篇: 核桃枝条冬季容易抽干,应该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