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薯类作物 > 马铃薯 > 怎样预防马铃薯癌肿病? 马铃薯

怎样预防马铃薯癌肿病?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严格检疫,划定疫区和保护区严禁疫区种薯向外调运,病田的土壤及其上生长的植物也严禁外移。

(2)选用抗病品种品种间抗性差异大, 中国云南的马铃薯“米粒”品种表现高抗,可因地制宜选用。

(3)重病地不宜再种马铃薯,一般病地也应根据实际情况改种非茄科作物。

(4)加强栽培管理做到勤中耕,施用净粪,增施磷钾肥,及时挖除病株集中烧毁。

(5)必要时病地进行土壤消毒。

(6)及早施药防治坡度不大、水源方便的田块于70%植株出苗至齐苗期,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浇灌;在水源不方便的田块可于苗期、蕾期喷施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50~60L,有一定防治效果。[1]

 【马铃薯癌肿病的防治方法

  (1)严格检疫 依法禁止带菌的马铃薯种用块茎和其他繁殖材料入境,禁止疫区马铃薯外运。

  (2)种植抗病品种抗病品种有米拉、金红、119—3、卡久、黑皮阿坝、凉薯97、抗疫白、西北果、疫不加、阿奎拉、卡它丁、七百万、费乌瑞它等。

  (3)无病留种严格执行《马铃薯产地检疫规程》,建立无病种薯生产基地,生产无病种薯。

  (4)栽培防病 病田停种马铃薯和茄科作物,改种麦类、玉米、油菜、向日葵、白菜、萝卜、亚麻、豆类等非寄主作物,实行4年以上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彻底清除病残体和自生薯,高厢畦植,增施钾肥,酸性土壤适当施用石灰。

  (5)施药防治 在四川病区,于出苗70%至齐苗期,应用三唑酮药液浇灌防治。如果水源困难,可分别在苗期和蕾期各喷雾1次。

 其他马铃薯病害还有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癌肿病、马铃薯疮痂病、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环腐病、马铃薯青枯病、马铃薯黑胫病、马铃薯软腐病、马铃薯干腐病、马铃薯黄萎病、马铃薯黑痣病、马铃薯粉痂病都需要多加防治。

使用抗病品种。抗性品种结合长期轮作(5年或更长)以防止癌肿的出现。封锁疫区,禁止从感染地区调运块茎,尤其是种薯,这是一种限制病害蔓延的有效方法。 生长在被感染土壤中的抗性种薯也可能传播病害,如同移动被感染的土壤一样,或者随粘附在块茎表面、农机吕或其它工具上的有机物而传播。


(1)化学防治。①70%植株出苗至齐苗期,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浇灌。②水源不方便或坡度大的田块,可于苗期、蕾期每667米2喷施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50~60千克。③用种薯量03%~05%的15%三唑酮、70%甲基硫菌灵或25%多菌灵进行拌种。也可用上述药剂进行药土盖种,每667米2用量分别为300克、200克、100克。
(2)农业防治。①采取单作或玉米—马铃薯套作的种植方式。单作种植密度为40厘米×53厘米。玉米—马铃薯套作为单套双,即1行马铃薯2行玉米,马铃薯种植密度为150厘米×40厘米。同时马铃薯起垄栽培,垄高20~21厘米。②种植威芋3号、凉薯17、74339、米拉、82217、白粉果、108、坝薯10号、合作88、会2号等抗病品种。

(1)严格检疫,划定疫区和保护区严禁疫区种薯向外调运,病田的土壤及其上生长的植物也严禁外移。

(2)选用抗病品种品种间抗性差异大, 中国云南的马铃薯“米粒”品种表现高抗,可因地制宜选用。

(3)重病地不宜再种马铃薯,一般病地也应根据实际情况改种非茄科作物。

(4)加强栽培管理做到勤中耕,施用净粪,增施磷钾肥,及时挖除病株集中烧毁。

(5)必要时病地进行土壤消毒。

(6)及早施药防治坡度不大、水源方便的田块于70%植株出苗至齐苗期,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浇灌;在水源不方便的田块可于苗期、蕾期喷施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50~60L,有一定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