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病害:谷子的主要病害有谷子白发病、谷子锈病、谷瘟病、谷子叶斑病、纹枯病及谷子褐条病等。
防治方法: 谷子叶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叶斑椭圆形,大小2-3厘米,中部灰褐色,边缘褐色至红褐色。后期病斑上生出小黑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发病初期喷洒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谷子白发病
幼苗被害后叶表变黄,叶背有灰白色霉状物,称为灰背。旗叶期被害株顶端三、四片叶变黄,并有灰白色霉状物,称为白尖。此后叶组织坏死,只剩下叶脉,呈头发状,故叫白发病。病株穗呈畸形,粒变成针状,称刺猬头。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在抽穗前及扬花后喷雾防治。
谷子锈病
谷子抽穗后的灌浆期,在叶片两面,特别是背面散生大量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的斑点,可散出黄褐色粉状孢子,像铁锈一样,是锈病的典型症状,发生严重时可使叶片枯死。防治方法:当病叶率达1%-5%时,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第一次喷药。隔7-10天后酌情进行第二次喷药。
谷瘟病
叶片典型病斑为梭形,中央灰白或灰褐色,叶缘深褐色。潮湿时叶背面发生灰霉状物,穗茎为害严重时变成死穗。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田间喷65%代森锌500-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200-300倍液喷施叶面防治。
谷子褐条病
防治方法:发病时,可用72%农用链霉素或20%噻菌铜悬浮剂进行叶面喷施,每7天1次,最好连防2-3次。病害较重的地块,要剥除老叶,除去无效茎以及过密和生长不良植株,通风透气,降低温度。
谷子主要虫害发生与防治
谷子主要虫害有粟灰螟(钻心虫)、玉米螟、粟芒跳甲虫、粟茎蝇、粘虫、栗茎跳甲、粟缘蝽、蓟马及蚜虫等。
蛀茎害虫
有粟灰螟(钻心虫)、玉米螟、栗茎跳甲、粟茎蝇等。在生长期可用毒土诱杀栗茎跳甲虫:使用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在间谷苗前后,可用10%氯氰菊酯乳油、40%乐果乳油、80%敌敌畏乳油,三种药剂等量混合,每亩用1-2两,配成1000倍液对准谷苗喷洒,可防治粟叶甲、粟芒蝇、菜茎跳甲等害虫,重点对谷子茎基部喷雾;以赤眼蜂防治粟灰螟和玉米螟有较好效果。粟茎跳甲防治措施,在越冬代成虫产卵盛期或田间初见枯心苗时进行,用2.5%功夫乳油或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或2%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
食叶害虫
主要有粘虫和粟磷斑叶甲,粘虫的防治以药剂防治低龄幼虫为主,可在幼虫2-3龄期,谷田每平方米有虫20-30头时用Bt乳剂200倍或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喷雾,辅助措施以田间草把诱集成虫和卵块,集中销毁,减少为害。粟磷斑叶甲可以采取人工捕杀,在谷子心叶有枯白斑时人工捕杀幼虫,用手从下向上捏心叶或叶鞘,可消灭70%以上幼虫。
也可以采取药剂防治,用48%毒死牌乳油500-8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800-1000倍液,效果较好。
吸汁害虫
有蓟马、蚜虫和粟缘蝽,防治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
1、谷子白发病(看谷老)
防治措施 :
( 1.)选用抗病品种。(2).同前茬为大豆、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实行三年以上的轮作。
2、谷子黑穗病
防治措施 :
(1)实行二年以上的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田所繁育的种子,(2)播种时,用2%立克秀湿拌种剂或50%多菌灵EC或25%粉锈宁WP剂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
(3.)及时拔除田间“灰背”、“白尖”等病株,并带出地外深埋。4.药剂拌种,用25%瑞毒霉WP按种子重量的0.3%或用35%阿普隆WP按种子重量的0.2%拌种。
3、谷瘟病(死码子)
防治措施 :
(1).选用适合当地生产的抗病品种。(2).及时处理病草、病残体。(3).合理密植,避免氮肥过多,发病重应时及时浇水,预防早枯。(4).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喷药防治,或抽穗期施药预防穗颈瘟。用2%春雷霉素WP500—600倍液;40%克瘟散EC5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WP2000倍液喷雾,每间隔7d喷一次,连喷两次。
上一篇: 鳃隐鞭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下一篇: 波尔山羊防疫的时间要在哪个阶段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