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药盲目跟风、易受奖品促销影响、 有了病虫害才开始防治。
误区一是不分防治对象见药就用。使用真菌性杀菌剂防治病毒病或细菌性病害的现象尤其多见。这样不问青红皂白盲目用药不仅贻误时机而且防治效果差。
误区二是重治轻防不见病虫不施药。一般情况下低龄幼虫对农药的抵抗力差 随着虫龄的增长其抗药性也随着加大。因此对害虫的防治以虫卵期或幼虫始发期最为有效。而一些农民朋友往往在害虫超过三龄期甚至已大发生时才开始用药已造成一定危害同时药效低;在植物病害防治中不了解杀菌剂的作用方式不论保护性杀菌剂 还是治疗性杀菌剂都要等病害发生和流行时才施药这样既造成了经费损失又起不到良好的防病作用。
误区三是随意加大用药浓度。一些人配药时不按比例没有数量概念一般都大大超过规定的浓度.不仅造成浪费且容易发生药害也使病虫的抗药性增强。
误区四是长期使用单一品种。在农药使用中一旦发现某种农药效果好就长期使用 当发现该药对病虫的防治效果下降不是更换药剂品种而是加大用药量认识不到病虫已经产生了抗药性结果造成恶性循环。
误区五是混淆高效与高毒概念缺乏安全观念。目前优质农药正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方向发展而不少农民错误地认为毒性高效果就好只认购高毒农药对低毒而对病虫高效的农药缺乏认识在使用农药时也不按农药安全标准使用将禁止在蔬菜及生食作物上使用的农药用于这些作物严重影响作物品质。
上一篇: 国家对渔业中的养殖业实施什么政策?
下一篇: 如何防治鸡曲霉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