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1、精细整地.施足基肥播种前对土地进行深耕蓄墒、耙压保墒,秸秆还田的一定要把秸秆粉碎精细,旋耕深度尽可能达到15cm,浇足底墒,施磷酸二铵30kg/亩、尿素15kg/亩做底肥。
2、适期播种从播种至越冬,需要0℃以上积温600℃~650℃,旱薄地小麦播期在10月1日前后,要力争早播。每亩播量15kg左右,每晚播1d亩增加0.5kg播种量。播后及时镇压。
3 、田间管理浇好春季关键水:一般春浇二水麦田,第一水在小麦拔节期,第二水在孕穗一开花期最为适宜。无水浇条件的旱地麦采用三墒耕播技术:雨季蓄墒、锄划保墒、科学用墒,即7月份雨季来临之前,土地深松,充分蓄墒,及时锄划保墒。播种时随耕耙、随播种、随镇压。
4、防治病虫草害田间杂草,可用10%苯磺隆(巨星)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阔叶类杂草,3%世玛油悬剂喷雾防治禾本科恶性杂草,杂草严重地块进行人工拔除。防治小麦白粉病、叶枯病和锈病,一般每亩可用20%的粉锈宁乳油50ml,或15%的粉锈宁粉剂75g、12.5%的特谱唑粉剂30g,对水50kg进行叶面喷雾。防治小麦蚜虫,每亩可用50%的抗蚜威粉剂10~15g,或40%的氧化乐果50~80ml,对水50kg喷雾。小麦红蜘蛛防治,每亩用20%甲氰菊酯乳油30ml或40%马拉硫磷乳油30ml或1.8%阿维菌素乳油8~10ml,对水30kg喷雾防治。也可用15%扫满净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小麦吸浆虫要在抽穗70%~80%到齐穗时进行“穗期保护”,用40%的毒死蜱乳油或50%的辛硫磷或80%敌敌畏2000倍液喷药。
5、后期防衰增重在抽穗至灌浆前中期,每亩用磷酸二氢钾0.2kg加水50kg进行叶面喷洒,以预防干热风和延缓衰老,增加粒重。可将杀虫剂、杀菌剂与磷酸二氢钾混用,实施“一喷多防”。
6、适时收获小麦最佳收获时期在腊熟末期至完熟期.要适时进行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至籽粒水分低于12.5%(国家标准)后,贮存保持。
适宜播期10月5日左右,播种量17.5kg/亩,适播期后每推迟一天亩增加0.75kg播量。在保浇1~2水的栽培条件下,亩施磷酸二铵30kg、尿素15kg、硫酸钾15kg、硫酸锌1.5kg作为底肥。浇好拔节水,孕穗期和开花期之间及时浇水,根据苗情适当补施氮肥。若无水浇条件,采用雨季蓄墒,锄划保墒,科学用墒播种技术,亩施肥碳铵和过磷酸钙各50kg。
上一篇: 仙人掌有哪几种类型?
下一篇: 如何开展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