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医兽药 > 奶牛牧场重大疫病的免疫接种程序? 兽医兽药

奶牛牧场重大疫病的免疫接种程序?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 口蹄疫疫苗口蹄疫 O 型、亚洲Ⅰ型二联灭活疫苗,A 型灭活苗。免疫期为 6 个月。2~8℃冷藏,不得冻结。必须在接种疫苗的当天领出。使用时摇匀,牛只全部肌肉注射。4~6 月龄后备牛必须臀部肌肉注射。6 月龄以上的牛必须颈部肌肉注射。4~6 月龄(包括 6 月龄)的后备牛 2.0 毫升 /每头。6 月龄以上所有牛只 3 毫升/每头。二种疫苗应分开接种,间隔15 天。每年免疫4次,即3 月中旬、6 月中旬、9 月中旬和12 月中旬。免疫对象为4 月龄以上的所有青年牛、干奶牛。注意事项。接种疫苗时用 20 毫升金属注射器或3 毫升连续注射器。用16×25 号针头,每接种 1 头牛换 1 个针头。疫苗接种前必须准备好抗过敏药物(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疫苗接种工作开始之前必须提前通知保险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免疫效果监测在疫苗接种免疫后 21 天进行,各牧场应做监测。亚洲Ⅰ型口蹄疫采用液相阻断 ELISA,抗体效价≥26 判为合格。O 型口蹄疫正向间接血凝试验的抗体效价≥25判为合格,液相阻断 ELISA 的抗体效价≥26 为合格。存栏家畜免疫抗体合格率≥70%判定为合格。2 梭菌疫苗免疫羊梭菌病多联灭活干粉苗,2~6℃下冷藏,必须在打疫苗的当天领出。使用时每瓶梭菌疫苗干粉用 1瓶氢氧化铝胶盐水稀释液稀释。使用时摇匀,尾根部位皮下注射。满 3 个月龄育成牛2.5 毫升 /每头。12月龄以上的所有牛 3 毫升/每头。以后每月对满 3 个月龄的牛进行疫苗接种。满 3 月龄育成牛首免,以后每月对满 3 个月龄的牛进行疫苗接种,以后每隔半年接种 1 次。其余所有牛每半年接种 1 次。产前 21天再接种1 次。注意事项。每次用完的疫苗瓶子、废针头、手套等垃圾收集消毒后进行处理。每次用完的连续注射器进行高压灭菌。稀释的疫苗应当天用完,避免阳光照射。如果疫苗接种后不能控制梭菌的发生,采集死亡牛的脾、肝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确诊为梭状芽孢杆菌后,采集死亡牛的脾、肝、肺等脏器,做组织灭活苗,给牧场全群牛接种。但应注意保护自身安全。3 布氏杆菌病疫苗布氏杆菌病活疫苗(A19),2~8℃储存,有效期12 个月。必须在接种疫苗的当天领出,稀释后的疫苗当天用完。使用时应详细阅读说明书,用生理盐水稀释疫苗干粉,用生理盐水的数量按说明书,使用时摇匀,牛只全部(尾根部位)皮下注射。所有6月龄以上的牛只一律 2 毫升 / 每头。疫苗接种程序:①凡有布病污染的牧场,对6 月龄犊牛和14 月龄配种前的牛各进行 1 次 A19 疫苗的免疫接种。每 2 个月对已达到疫苗接种年龄的牛,进行 1 次布病疫苗接种。②布病净化牧场,不做布病疫苗接种。③所有挤奶牛不做免疫接种。④疫苗接种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做好自身防护,如戴眼镜、口罩、手套和穿隔离服。⑤如果在操作过程中皮肤划破,要用碘酊消毒。⑥疫苗接种用的注射器,用后都要进行高压灭菌,以备下次使用。4 传染性鼻气管炎疫苗此疫苗为灭活的标记疫苗。此标记灭活疫苗可产生主动免疫,以此降低 IBR 临床表现的强度和疾病的传播,并可降低野毒在鼻腔的分泌及传播。2~8℃保存,不能冷冻。首次免疫接种在满 3 个月龄牛,使用该疫苗进行免疫。在首次接种后,间隔 4 星期再接种 1 次。以后每半年免疫接种 1 次。其他成年牛如果也是第一次接种 IBR 疫苗,必须在接种后的28~30 天再接种一次。以后每半年接种1 次。肌肉注射,2 毫升 / 头。每个月对已满 3 月龄的牛和首免后需加强 1 次疫苗接种的牛进行疫苗接种。由于传染性鼻气管炎疫苗接种后二个月才可有效控制母牛的流产,又因为犊牛发病大多在冬天和早春,每年的二次免疫的时间应在 8 月和 2 月。各牧场根据 IBR 的发病规律,各自制定 IBR 的防疫计划。5 炭疽芽孢杆菌疫苗疫苗为无毒炭疽芽孢苗或炭疽第二号芽孢苗,二种疫苗都是灭活苗,接种后 14 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 年。2~8℃下保存。由于炭疽的疫源地一旦形成难以在短期内根除,因此对炭疽疫区内的易感动物,每年应定期进行预防接种。详细阅读疫苗说明书,按说明书接种。非疫区每年免疫接种 1 次,疫区每年免疫接种 2 次。牧场根据各自的地理位置和炭疽病以前流行情况,采取1~2 次的疫苗接种。注意事项:每次用完的疫苗瓶子、废针头、手套等垃圾收集消毒后进行处理。每次用完的连续注射器进行高压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