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力发展低碳农业,探索建立碳汇交易机制
要利用近年来我省现代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的良好态势,继续深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研发并推广各种节碳固碳技术,改变农业传统耕作、经营模式,开展对土地集约利用、高碳能源及投入品应用、秸秆综合利用、农业循环经济、固碳型农业品种改良、农业固碳技术推广、农业湿地系统重建等的探索和实践。要进一步整合提升现有的农技推广体系资源,形成以公益性为取向的低碳农业技术推广基础网络。同时,要充分调动农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合作组织等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大力发展低碳农业技术推广的中介机构,建立以经营性为取向、多元灵活的低碳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通过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省特点的农业碳汇交易机制。通过运用市场机制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功能,构建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三大主体广泛参与,农民、碳交易机构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相关机制有序互动的碳交易制度,使广大农民通过碳减排获取收益,使减排取得实效的企业从高碳排放的企业获得经济价值补偿,从而促进农民积极参与低碳乡村建设,促进资本向清洁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低碳领域汇集。进一步可通过与国际碳排放交易机制接轨,参与并吸引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企业和机构到我省参加碳排放权交易,使之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新领域。
2、推进低碳乡村“五化”工作,大力整治乡村碳环境
推进以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农村能源再生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农村环境清洁化、农林土地绿化为核心的低碳乡村建设“五化”工程,大力整治乡村的碳环境。通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推进农业机械化,提升低碳农业生产基础条件;通过提高科学施肥、用药技术,实现农地的节能、增产、增效;通过推广保护性耕作和实用高效的生态农作制度,保护农田自然生态系统;通过农业废弃物多层次利用技术,提高农业能源的综合利用水平;通过完善乡村污水处理和垃圾收集系统建设,实现农村环境的减排减碳;通过林地培育和农地轮作间作,提高农村森林蓄积量和农地绿色植被覆盖率,增加乡村碳汇资源。
3、加强低碳理念宣传力度,倡导农民生活节约化
加大低碳理念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的低碳意识,培养低碳消费方式。通过政府引导乡村节能农技推广、节能农居建设和低碳生活方式的宣传引导,培养农民养成低碳的生产生活习惯,彻底改变不顾能源消耗、不计生态成本、不管公共利益的生活方式。
上一篇: 夏季高温天气动物疫病防控技术?
下一篇: 怎样才能提高鱼体的抗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