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旱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是什么? 水稻

旱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基肥须氮磷钾匹配,重视微肥。整地前按照亩施三元复合肥(15-15-15)20~30公斤,尿素5~10公斤,硫酸锌1~2公斤拌匀后机械播肥,也可人工平均撒施。有条件的于耕翻前增施有机肥或农家肥,对当季高产和下年连作十分有利。

  播肥后采用翻整或旋耕整理地,整地力求整细耙平、上虚下实,并且趁墒或雨前及时播种,力争足墒出苗。播种后按照畦宽3-5米,用开沟梨开深18-25厘米条田沟以利灌排水。

  亩播种量4-6公斤

  通常采用直播。播种前择晴日晒种1-2天,提倡稻用种衣剂干籽包衣(拌种)或其他适当方法药剂处理种子,以杀灭病原兼防地下害虫和鼠雀为害,保全苗壮苗。沿淮、江淮地区播期6月上中旬。亩播种量4-6公斤,播深2-3厘米。可酌情选择条播、撒播、点播等适宜播种方式,为争取播种深浅一致落籽均匀,提倡机械条播。

  2.追肥前重后轻

  追肥主施氮肥,前重后轻(稳)。通常于稻苗3~5叶期和始穗前后分别亩追施尿素8~12公斤和4~6公斤,其余时期看苗酌情补施或免施,后期追肥切忌过量,以防倒伏或贪青晚熟。缺磷、缺钾地可于拔节前补施速效钾肥 (硫酸钾或氯化钾等)5-10公斤/亩,或于孕穗~抽穗期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苗期若出现缺锌症时,及时叶面喷施硫酸锌1~2次。

  3.除草以“土壤封闭”为主

  直播稻田杂草防除是关键环节,以 “土壤封闭”为主,“苗后化除”为辅,结合人工除草。土壤封闭商品型高效除草剂常用“丁恶混剂”(丁草胺与恶草酮混配,有多种商品名和不同配比,注意商标说明。恶草酮又名恶草灵、农思它),一般20%或30%丁恶乳油亩用0.2~0.3公斤 (200~300毫升)人工背负式喷雾器兑水45公斤(湿地)~75公斤(干地),于播后芽前喷雾,做到喷施均匀,不漏喷,地表过干过糙时还须适当加大兑水量,机动迷雾器兑水量减半,务于傍晚至晨日初出期间喷施,严禁晴天中午前后施药。慎用二甲戊灵作土壤封闭。

  4.浇好几次“关键水”

  在充分利用自然降雨基础上,补充灌“关键水”。沿淮、江淮地区接麦茬、油菜茬直播,正常年份出苗后一生需灌水2~4次,一般持续晴田无雨苗期10~15天,孕穗至齐穗期5~7天,拔节和灌浆期8~10天,即及时灌透水1次(每次约50立方)。播后若墒情不足,又无降雨,宜及时灌水以利出全苗。适当增加灌水次数或延续田间潮湿有利于提高产量,干旱年份宜适当增加灌水次数和灌水量,田间忌常期水层浸泡,遇阴雨注意苗期开沟沥水和中后期排水。

  5.抓好病虫防治

  种子包衣(种衣剂拌种)或50%辛硫磷等其他药剂拌种或土壤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和鼠雀为害。出苗后的病虫发生种类与危害及药剂防治方法同当地同季水稻基本相似。沿淮、江淮地区6月中旬~7月上旬分蘖期注意防治稻蓟马,7月中下旬~8月初圆秆拔节期用(阿维菌素+毒死蜱+井冈霉素)或(稻腾+井冈霉素)主治稻纵卷叶螟,兼治稻苞虫、二化螟、纹枯病等,8月中下旬~9月上旬孕抽穗期用(阿维菌素+毒死蜱+吡虫啉+井冈霉素)或(稻腾+吡蚜酮+爱苗)主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兼防稻曲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