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原菌为半知亚门真菌大斑凸脐蠕孢(Exserohilumturcicum)。病原菌在病残组织内越冬,为初侵染源,种子也能带少量病原菌。田间侵入玉米植株,经10-14天在病斑上产生新的病菌,借气流春播进行再侵染。温度20-25°C、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病害发展。从拔节到出穗期间,降雨集中,导致田间湿度大,再加上气温适宜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玉米孕穗、出穗期氮肥不足发病较重。单种玉米因其前期光照条件好,个体健壮,对大斑病的抵抗能力明显高于套种玉米;间定苗彻底,密度相对较低的田块,植株个体营养、通风透光条件好,抗病性强,其发病程度低于间定苗不彻底、密度相对较高的田块;摘除底部病叶,发病率低;排水不良的低洼植株郁闭,生长不良,抗病性减弱,其发病程度明显高于排水好的高田。
上一篇: 核桃园如何进行老树更新?
下一篇: 夹竹桃适合家庭室内栽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