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其他禾谷类 > .如何识别与防治稻水象甲? 其他禾谷类

.如何识别与防治稻水象甲?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表被覆浅绿色至灰褐色鳞片;从前胸背板端部至基部有一大口瓶状暗斑由黑鳞片组成。卵圆柱形,乳白色。幼虫体白色,共4龄。蛹白色。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1代,并存在一个不完全世代的第2代。以成虫在山坡、荒地、田埂等有覆盖场所越冬。越冬成虫于4月中旬开始活动,4月下旬开始取食,至5月下旬可见大量成虫。5月下旬稻田可见成虫。6月上旬开始见卵,连续发生至8月上旬,到8月中旬才查不到幼虫,7月中旬即有土茧,8月下旬起,越冬场所有成虫活动至10月末、11月初,成虫进人越冬状态。

【防治方法】

水稻收获后,还有很多成虫残留在稻茬或稻田土层内越冬,为此应及时翻耕土地,可降低其越冬存活率。稻水象甲的防治指标为30头/㎡。第1代成虫羽化盛期在7月末到8月上旬,是防治成虫的关键时期。可用下列药剂: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2一3kg/亩拌20一25kg细土均匀撒施。

或用下列药剂:20%辛硫磷·三唑磷乳油50一70ml/亩;40%三唑磷乳油60一80ml/亩;10%醚菊酯悬浮剂80一100ml/亩;22%马拉硫磷·辛硫磷乳油70一100ml/亩;35%敌敌畏·马拉硫磷乳油40一50ml/亩;30%吡虫琳微乳剂10一15ml/亩,对水50一60kg,均匀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