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小麦叶锈病的主要发病症状有哪些?如何做好预防? 小麦

小麦叶锈病的主要发病症状有哪些?如何做好预防?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叶锈病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产生疱疹状病斑,也侵害叶鞘,但很少侵害茎秆或穗部。在初生夏孢子堆周围有时产生数个次生的夏孢子堆,一般多发生在叶片的正面,少数可穿透叶片。夏孢子堆多在叶片正面不规则散生,圆形至长椭圆形,疱疹状隆起,成熟后表皮开裂一圈,表皮破裂后现橙黄色的粉状物,散出桔黄色的夏孢子。比秆锈病小,较条锈病大;冬孢子堆主要发生在叶片背面和叶鞘上,散生,圆形或长椭圆形,黑色,扁平,排列散乱,但成熟时表皮不破裂。别于秆锈病和条锈病。

防治方法 主要靠种植抗病品种,辅之以药剂防治和栽培防病。(1)种植抗耐病品种如黄淮海地区种植陕农7859、冀5418、鲁麦1号、小偃6号、徐州21号等冬小麦品种。此外,近年新选育的抗叶锈冬小麦品种有:京冬1号、8号,京核3号(京核931),京411、北农白,皖麦26、27、28号,绵阳26号,百农64,周麦9号-矮优688系,新宝丰(7228),豫麦39(豫农8539),早麦5号,劲松49号,兴麦17号,滇麦19号,秦麦12号,冀麦48、40、冀92-3235、6021新系等;春小麦品种有:垦九5号、龙麦23号、龙辐麦7号、蒙麦30号、京引1号、陇春8139、定丰3号等。(2)药剂防治 ①药剂拌种 用种子重量的0.03%—0.04%(有效成分)叶锈特或用种子重量0.2%的20%三唑酮乳油拌种。②提供使用15%保丰1号种衣剂(活性成分为粉锈宁、多菌灵、辛硫磷)包衣种子后自动固化成膜状,播后形成保护圈,且持效期长。用量每kg种子用4g包衣防治小麦叶锈病、白粉病、全蚀病效果优异,且可兼治地下害虫。(3)于发病初期喷洒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可兼治条锈病、秆锈病和白粉病,隔10—20天1次,防治1—2次。(4)加强栽培防病措施 适期播种,消灭杂草和自生麦苗,雨季及时排水,上湿气滞留。

症状:叶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但也能侵害叶鞘,很少发生在秆或穗部。发病初期,受害叶片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红褐色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一般在叶片正面不规则散生,极少能穿透叶片,待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状物。即夏孢子,后期在叶片背面和叶鞘上长出黑色阔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埋于表皮下的冬孢子堆。

防治:

(1)药剂拌种预防,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克,拌50公斤小麦种子。注意:三唑酮药剂拌种只能干拌,不能湿拌。

(2)发病初期,亩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45公斤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