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冬小麦氮肥后移后移时间如何掌握? 小麦

冬小麦氮肥后移后移时间如何掌握?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春季第1次氮肥后移。这是延缓衰老、提高粒重的生理基础,这样施肥可以提高生育后期旗叶光合速率,增强小麦生育后期根系的吸收能力,加大光合产物向籽粒分配的比重,促进植株对氮尤其是对肥料氮的吸收作用。要看苗追施拔节肥,保花增粒。拔节肥施用一般应掌握在群体叶色褪淡、叶片挺而不披、分蘖向两极分化、总茎蘖数开始下降、基部第一节间定长时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5~8公斤。拔节期叶色不褪淡,叶片披垂,茎蘖数又未下降,就不宜施或推迟到叶色褪淡后再施;反之,若叶色落黄脱肥,分蘖下降快,叶片窄而尖,则应早施,并适当加大施肥量。拔节肥用量以占总施肥量的20%~30%为宜。
2.减少底施氮肥用量,增加追施氮肥比例。改常规栽培中氮肥全部底施或底施比例过大(底追比例为1∶0或者7∶3)为减少底施氮肥用量,加大追施氮肥比例(底追比例为5∶5或者3∶7),解决了生产中强筋和中筋小麦品种品质达不到国家标准和产量不高的问题。氮肥后移可显著提高灌浆前中期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强氮素同化能力,改善籽粒蛋白质品质,还可提高开花后旗叶光合速率,延长光合高值持续期,改善籽粒淀粉品质,提高产量。
3.改传统灌溉为生育前中期低定额灌溉,后期控制灌溉。在年均降水量600毫米左右的地区,改传统灌溉底水、冬水、拔节水、孕穗水、灌浆水5水,为底水、拔节水、开花水3水,节约1~2次浇水,解决了常规栽培中灌溉次数多、灌溉量大以及灌溉时期不当而导致强筋小麦品种品质降低的问题。
4.适量增施钾、硫肥。增施钾肥提高了小麦旗叶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延长了光合高值持续期,从而实现延缓衰老、提高粒重、增加产量、改善品质。高产优质高效的施钾量为667平方米7.5~11.3公斤。适当增施硫肥可提高小麦发育后期旗叶和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延缓衰老,提高粒重,增加产量,改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