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油菜籽 > 怎样做到油菜冬发? 油菜籽

怎样做到油菜冬发?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做到油菜冬发:

(1) 选用适于冬发的油菜品种中熟品种对低温要求不甚严格,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比较大,这类品种苗期 生长较快,较容易达到冬发水平,比较稳定,且抗寒性 较强,春后生长势强,产量也高,是油菜冬发的较好 品种。

(2) 培育大壮苗移栽留足苗床,要求苗床面积与 大田的比例为1 : 5,在丘陵山区有旱地的,可安排芝 麻、花生、旱黄豆茬作苗床;整地施肥,适时早播,加 强苗床管理,及时间苗、定苗,防止苗子高脚。苗床还 要防治病虫害,特别是蚜虫,不仅危害菜苗,而且传播 病害,应及时打药防治。

(3) 促使油菜冬发高产的其他措施抢早移栽,重 施底肥、苗肥,合理密植,在种植方式上,以适当放宽 行距,缩小株距,或采取宽窄行的方式为好,这样有利 于通风透光,对油菜生长发育有利,也便于田间管理。

间苗定苗

要求早间苗,稀定苗。掌握的原则是间密留稀,去弱留壮,调整株间距离,保持均匀。一般分两次间苗,第一次在齐苗后出现第一片真叶时进行,间到叶不搭叶;第二次间苗在第二片真叶出现时进行。3叶期进行定苗,留苗密度根据油菜播种早迟、秧龄长短和秧苗生长状况而定,一般保持苗距7-10厘米。播种量小的可只间一次苗。

早施施足苗肥

试验证明,苗期缺氮15天或缺磷25天,油菜亩产分别会减少27.4%和27.1%,移栽后5天追肥的比移栽后20天追肥的油菜每亩增产24.3%。在干旱的地区和年份,施肥应结合浇水进行,即带水追肥,以水促肥。苗期施肥量应占总施肥量的40%左右,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追施尿素等氮肥两次。对移栽油菜除应追施2次氮肥外,还应适当追施腊肥一次。对直播油菜,应在第一次间苗时和定苗后各追肥一次。在苗期除应追施氮肥外,还需注意追施磷肥。缺磷会影响油菜的花芽分化和根系发育。另外苗期还应注意硼肥的供给。


抗旱排渍

我国油菜产区冬季少雨,尤其是黄淮区和长江中游,秋冬多干旱。当土壤相对湿度(田间最大持水量)低于70%时,油菜下部叶片发红,全株暗绿无光泽,或中午叶片萎蔫,就应立即灌溉,抗旱促早发。旱情较轻时,可结合施提苗肥,浇水抗旱。干旱较严重时,可进行沟灌。浇水次数应根据苗情和土壤质地而定。也要视地区条件而定,如黄淮油菜产区,在秋冬季和返青后要浇水5-6次。浇水时忌大水漫灌,以免油菜受淹,土壤板结,影响根系发育,形成僵苗不发。在秋雨多的地区要注意清沟排渍,降低地下水位。

中耕松土

中耕松土应掌握早松土、勤松土的原则,并配合施肥、培土壅根等措施。中耕松土的时间和次数、深度,应根据油菜生长情况、土壤状况、气候特点和杂草生长情况而定。对直播油菜,一般在全苗后出现2-3片真叶时结合间苗、追肥进行第一次中耕,当有4-5片真叶时,结合定苗、追肥进行第二次中耕,此后在低温来临之前再中耕一次。对移栽油菜,应在幼苗移栽返青后结合追肥进行第一次中耕,以后在冬前再进行1-2次中耕。此外,在每次浇水和降雨后,也应适时进行中耕松土。中耕深度宜先浅后深,避免伤根过多,即第一次中耕浅,第二次、第三次中耕深。水田油菜中耕可稍深,旺长油菜中耕也应适当加深,以切断部分根系,控制地上部分生长,使旺苗变壮苗。但在冬季较寒冷年份和地区,为了防冻保湿,一般不宜进行深中耕。中耕松土时,一定要注意培土壅根,以增强油菜的抗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