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玉米黑穗病如何防治? 玉米

玉米黑穗病如何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请问玉米 黑穗病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如何防治?

() 感病品种的大量种植,是导致丝黑穗病严重发生的因素之一。另外,病原菌可能出现新的生理小种,导致原来抗病的品种丧失抗性。

() 长期连作致使土壤含菌量迅速增加。据报道,如果以病株率来反映菌量,那么土壤中含菌量每年可大约增长10 倍。

() 使用未腐熟的厩肥。据试验,施猪粪的田块发病率为0.1%,而沟施带菌牛粪的田块发病率高达17.4%23%,铺施牛粪的田块发病率为10.6%11.1%

() 种子带菌未经消毒、病株残体未被妥善处理都会使土壤中菌量增加,导致该病的严重发生。

() 玉米播种至出苗期间的土壤温、湿度与发病关系极为密切。土壤温度在1530范围内都利于病菌侵入,以25最为适宜。土壤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病菌侵入,在20%的湿度条件下发病率最高。另外,海拔越高、播种过深、种子生活力弱的情况下发病较重。[1]

() 选用优良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解决该病的根本性措施。

() 播前种子处理

用药剂处理种子是综合防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方法有拌种浸种和种衣剂处理三种。

1 用有效成分占种子重量0.2%0.3%的粉锈宁和羟锈宁拌种,是较为有效的方法;20%萎锈灵1kg,加水5kg,拌玉米种75kg,闷4h(小时)效果也很好。

2 速保利按4080 g 有效成分与100 kg 种子拌种。

3 0.3%的氧环宁缓释剂拌种,防效可达90%以上。

4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3%0.7%用量拌种,或甲基托布津50%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5%0.7%用量拌种。

5 50%矮壮素液剂加水200倍,浸种12h(小时),或再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拌种。

6 选用包衣种子也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 拨除病株

() 加强耕作栽培措施

1 合理轮作。实行3年以上轮作。

2 调整播期以及提高播种质量 播期适宜并且播种深浅一致,覆土厚薄适宜。

3 拔除病株。

4 施用净肥减少菌量

1)选用抗病杂交种

2)实行3年以上轮作、调整播期,提高播种质量,适当迟播,采用地膜覆盖新技术。及时拔除新病田病株,减少土壤带菌。

3)药剂防治。

5)早期拔除病株 。

6)加强检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