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其他家禽 > 疫区的封锁原则? 其他家禽

疫区的封锁原则?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当暴发某种动物传染病时,为防止疫病向非疫区扩散、蔓延,除严格隔离外,还要采取严格的行政措施,实行封锁。封锁区划分应从防疫、生产、效益几个方面考虑确定疫区和受威胁区,按“早、快、严、小”的原则进行。“早”即在流行早期封锁;“快”即行动果断迅速;“严”即封锁严密;“小”即疫区控制宜小。执行封锁的具体做法:在封锁区内严禁易感动物通行。在封锁区的某边沿疫设岗放哨,树立明显标志,必要的交通路口设立检疫消毒站,对必须通过的车辆、人员和非易感动物进行检疫、消毒。大封锁区内要进行如下事项:第一是对患病动物在严格隔离的基础上进行治疗、急宰和扑杀,做到拔点灭源,进行严格彻底消毒,对病死动物做无害化处理。第二是进行紧急接种,建立防疫带。第三是实行“四停一关闭”,即实行停收、停宰、停调、停运,关闭动物交易市场。第四是每日清理的患病动物粪便、残余草料、污物等要集中堆放密封或深埋发酵处理。污染的地面、栏舍及用具、工作服等要及时消毒。第五是疫区内的污水严禁外流,可在疫区内挖池贮存,并进行无害处理。第六是疫区内所需饲料、用具及群众生活必需品应送至封锁线边缘再转送入内。运送工具要严格分开。第七是解除封锁的时间是根据最后一头病畜痊愈、急宰或扑杀后再经过一段时间(相当于该种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不再出现病畜,经过全面彻底消毒后方可解除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