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鱼池上、下水层急剧对流而引起浮头
炎夏晴天,精养鱼池水浓度大,白天浮游植物营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水底层耗氧得不到补充,在厌氧菌的作用下产生很多氧债。至午后上层水中溶氧量达过饱合,由于水的热阻力,上、下水层不易对流。傍晚后,如表层水温急剧下降(如下雷阵雨,刮大风或不适当的拉网、注水等)产生的密度流或人为的混合使用,使上层溶氧量较高的水迅速到达下层,很快被下层水中的有机物所耗净,偿还氧债,而上层水含氧量降低后又得不到补充,因而使整个溶氧量迅速下降,造成鱼类缺氧浮头。
2.因光合作用弱而引起的浮头
夏季如遇连绵的阴雨天,光照条件差,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弱,水中溶氧的补给的数量少,而池中各种生物呼吸和有机物质分解都不间断地消耗氧气,以致水中溶氧供不应求,引起鱼类缺氧浮头。
3.因水质败坏引起的浮头
夏季水温高,加以大量投饵,池水很肥,耗氧量大,如长期不加注新水,易造成水质过肥(水色转黑)或败坏(浮游生物全部死亡,水色转清发臭),水中耗氧因子增加氧,入不付出,而引起鱼类缺氧浮头。
4.因浮游动物过量繁殖引起的浮头
一般春季轮虫或蚤类大量繁殖,它们大量滤食浮游植物,使水转清,而浮游动物的呼吸作用大大增加,池水主要靠空气溶入来补充氧气,显然水中的溶氧量不能满足耗氧需求,而引起鱼类浮头。
上一篇: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呢?
下一篇: 鸡为什么会生双黄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