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果树园艺 > > 如何防治梨金缘吉丁虫?

如何防治梨金缘吉丁虫?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金缘吉丁虫以幼虫在梨树枝干皮层纵横串食,破坏输导组织,造成树势衰弱,枝干逐渐枯死,甚至全树死亡。 (1)形态: ①成虫:体长13~17毫米,全体翠绿色,有金属光泽,体扁平。触角锯齿状,黑色。鞘翅上有数条蓝黑色断续的纵纹,前胸背板有5条黑色纵纹,中间1条明显。 ②卵:长约2毫米,椭圆形,乳白色,后渐变为黄褐色。 ③老龄幼虫:体长30~36毫米,扁平状,由乳白色渐变为黄褐色。头部小,暗褐色。前胸膨大,背板中央有1个“八”形凹纹。腹部细长,尾端尖。 ④蛹:长13~22毫米,裸蛹,初为乳白色,后变为紫绿色,有光泽。 (2)发生规律:北方梨区3年发生l代。以不同龄期幼虫在被害枝干皮层下或木质部蛀道内越冬。翌年早春树液流动时,第一至第二年越冬幼虫继续蛀食危害,第三年越冬的老熟幼虫开始化蛹,蛹期15~30多天。成虫羽化期在5月上旬至7月上旬,盛期在5月下旬。成虫白天活动,取食梨树叶片呈不规则缺刻,早晚和阴雨天温度低时静伏叶片,遇振动有下坠假死习性。成虫产卵期10余天,要求高温,因此成虫前期产卵少,5月下旬以后产卵量增多。卵多产于枝干皮缝和伤口处,每雌虫可产卵20~100余粒。卵期10~15天,6月上旬为幼虫孵化盛期。幼虫孵化后蛀入树皮,初龄幼虫仅在蛀入处皮层下危害,3龄后串食,多在形成层钻蛀横向弯曲隧道,待围绕枝干一周后,整个侧枝或全树就会枯死。秋后老熟幼虫蛀入木质部越冬,当年或1年以上的幼虫多在皮层或形成层越冬。 (3)防治措施: ①人工防治。冬季刮除树皮,消灭越冬幼虫;及时清除死树,死枝,减少虫源。成虫期利用其假死性,于清晨振树捕杀。 ②药剂防治。成虫羽化出洞前用药剂封闭树干。从5月上旬成虫即将出洞时开始,每隔10~15天用90%晶体敌百虫6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喷洒主干和树枝。成虫发生期,在树上喷洒80%敌敌畏乳油或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