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瓜果园艺 > 其他瓜果 > 北方草莓日光温室促成栽培技术? 其他瓜果

北方草莓日光温室促成栽培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品种不同,进行促成栽培的草莓品种要求休眠期短,花芽分化早、耐寒,对低温不敏感、不易矮化、花粉多而健全、果实大小整齐、畸形果少、产量高、品质好。符合要求的品种有:丰香、幸香、佐贺清香、红脸颊、甜查理、红珍珠等。其中丰香已经在我国南北试种,均表现明显的早熟丰产,是一个优良的促成栽培品种。

二、培育壮苗的技术不同,与半促成栽培不一样。半促成栽培只要秧苗壮,花芽分化好,分化多就行,而促成栽培不但要求花芽发化好,还要花芽分化早。为此,在育苗时要掌握好三个时期的管理:一是在匍匐茎苗的发育期即在草莓花芽分化前,要看苗施肥,一般在8月上旬之前可追施1~2次尿素8~10公斤/亩或磷酸二铵10~15公斤/亩,以促进秧苗根系发达,生长健壮。二是在草莓花芽分化期要中断氮肥供应,以防植株旺长,推迟花芽分化,这个时期可追施磷酸二氢钾每亩10~15公斤,为了防止秧苗旺长,可提前到8月中旬中断氮肥的施入,并在花芽分化期间,对旺长苗进行断根处理。断根的方法是用三角刀在离植株5厘米处切断根系,深度约10厘米,并把土块微微向上松动一下,根据秧苗长势,断根可处理2~3次。第三个时期是子苗充实期,当花芽分化以后,恢复氮肥供应,一般亩可追施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15~20公斤,这样的秧苗不但开花结果早,而且连续结果能力强。果数多、果个大、产量高。

三、促成栽培与半促成栽培扣棚保温时期不同,适期保温是草莓保成栽培技术的关键,一定严格掌握,保温适期的确定要掌握在顶花芽分化以后,并且第一腋花芽已分化至将要进入休眠前。保温过早不利腋花芽的分化,过迟植株进入休眠,影响产量。保温适期的温度以最低温度在10℃,日平均温度在16℃时进行为宜。这个时期我市约在10月上中旬。

  四、覆盖地膜的时期不同,半促成栽培一般先盖地膜后盖棚膜,而促成栽培一般先盖棚膜后覆地膜。扣棚前先开沟追施一次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20~30公斤,然后浇一次小水。

五、喷施赤霉素的时期不同。促成栽培一般扣棚后一周内应喷施一次5~10mg/kg的赤霉素,每株5毫升,不同品种用药浓度不同。一般丰香可用5mg/kg,春香可用8mg/kg,静香要用10mg/kg,秋香可不用赤霉素。喷药时要求在晴天上午进行,喷药不宜过多或过少。用药过多,植株出现徒长,果率下降,影响产量,喷药过少,植株生长慢,长势差,影响早熟效果。生产上发现过因用药量低,造成植株矮化的症状。植株的叶柄很短,叶片很小,花序伸不出来,花蕾在苗心开花,这种矮化苗的产量是很低的。按照上述技术,再参考半促成草莓栽培技术进行管理,草莓一般自11月份即有成熟果上市,进入12月以后草莓陆续进入采果盛期,至2月上旬草莓第一次采果盛期结束,第一次采果盛期过后,为促进腋花芽的发育,迎接二次采果盛期的到来,此时可追施一次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20公斤。同时要清理植株,将老叶、病叶、花序柄、多余的侧芽等摘除,并根据秧苗长势,喷施高产素草莓叶面肥。这样经过大约一个月的管理。促成栽培又可结出第二次果,并可一直采摘到5月份,第二次果一般能占总产的一半左右。因此加强管理,争取二次果的丰收是促成栽培中实现高产高效益的重要一环。

六、蜜蜂辅助授粉

近年来,我国北方在促成栽培中,经常发生座果率低或畸形果发生率高的现象,在半促成栽培中,有些年份因花期连续阴天,温度低,空气湿度高,草莓的花药开裂不好,散粉少,也有座果率低的现象发生。如1994年满城县的草莓日光温室内,由于自然气候的影响,好多的农户草莓畸形果高达30%以上,减少经济收入一半以上,因此,如何提高草莓的座果率,是实现丰产丰收的关键。

为了提高草莓的座果率,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技术有:一是选择育性高、花粉量大的品种,如静香、丽红、春香、明宝等,在栽培花粉量小的品种时,要混植花粉量大,育性高的品种,如丰香、女峰等,可搭配其它授粉品种栽植。

其次保持适宜授粉的温度、湿度环境,不使温度超过30℃,低于10℃,经常保持20~25℃的最佳温度。当温度满足需要时,多放风通气、降低棚内湿度,并依靠风力帮助草莓授粉,为了防止湿度过大,开花期间减少喷药次数。必须喷药时,可在晴天下午3点钟前后进行。

第三是进行辅助授粉。一是毛笔轻轻蘸花;二是用蒲扇制造微风,以利花粉飞散;三是在日光温室内或大棚内放养蜜蜂进行授粉。这三条辅助授粉措施,经在满城县试验,放养蜜蜂是大棚温室内提高座果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这项技术目前已被当地莓农接受,且收到了较好的效益,如1994年在自然气候不利草莓座果的情况下,棚内放蜂增产50%以上,增加收入1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