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豆类作物 > 其他豆类 > 有机大豆种植技术? 其他豆类

有机大豆种植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生育条件

(1)气候自然条件:

无霜期110~130天,年活动积温2100~2300℃,降雨在550~600毫米,气候条件适宜大豆生长。

(2)土壤条件:

土壤肥沃,耕性良好,PH值为6.5~7.5,土壤条件适于大豆生长。

2、种子

选择适应本地生长的大的品种,注意生物多样性保护;种子精选应进行去杂去地达到纯度,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

3、选茬

实行科学轮作,避免重迎茬。

4、科学施肥

(1)底肥:

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吨,结合春耕施入10~20厘米耕层,使土肥混合。

(2)追肥:

大豆前期长势较差时,在大豆初花期和初荚期各施一次农家肥,每次每亩地追施100公斤。

5、适时播种:

(1)播种方式:

选用大豆“垄三”栽培法,双行间小行距10—12厘米;采用穴播机在垄上等距穴播空距18—20厘米,每穴3—4株。

(2)播种时期:

选择晴天、温度适中的日子播种。

(3)播种密度:

平均每亩播种2万株。

(4)播种质量:

总播种量误差不超过2%,单口排量误差不超过±3%,播种均匀不断条(20厘米内无籽为断条,每5米断条不超过一处)。行距开沟器间误差小于±1厘米,往复综合垄误差小于5厘米。播深3—5厘米,覆土一致,播后及进用V型镇压器镇压。

6、田间管理:

(1)出苗前查田,查墒情,查芽,如干旱未出芽用V镇压器再镇压1—2次,如查有落干或芽干做好补种准备,如涝有明水层及时挖沟排水。

(2)铲趟管理,出苗后铲前垄沟深松或趟一犁,全生育期铲趟三次,人工拿一次大草。第一次趟深15厘米;第二次不晚于分枝期,趟深10—12厘米;第三次在封垄前进行,培土达到第一复叶节。

7、收获时期

人工收割为落叶达90%时进行。收获质量:割茬高度以不漏底荚,不丢枝,不炸荚为标准。 8、病虫草害的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的无害化治理原则。

(1)农业防治:

创造适宜的生育环境条件。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控制好温度和空气湿度,适宜的肥水,充足的光照;深沟高畦,严防积水,清洁田园,做到有利于植株生长发育,避免侵染性病害发生。科学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防止土壤富营养化。

(2)设施防护:

可使用防虫网和遮阳网,减轻病虫害的发生。虫害可用频振式虫灯、黑光灯、高压汞灯、双波灯等诱杀。还可用昆虫性信息素、黄板或白板诱杀。田间铺挂银灰膜亦可驱除蚜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