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西葫芦 > 西葫芦主要有哪些虫害以及怎样进行防治? 西葫芦

西葫芦主要有哪些虫害以及怎样进行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病害

一、白粉病

1.危害症状识别。发病初期在叶面或叶背及幼茎上产生近圆形小粉斑,叶正面多,以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晰的连片白粉,严重的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发病后期,白色的菌斑上生出成堆的、黄褐色小粒点,后小粒点变黑。

2.防治方法。①注意田间通风透光,保持田间清洁,发病初期及时摘病叶、老叶;禁止大水漫灌。②常用有效药为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于发病前期和发病初期在中午前均匀喷雾,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

二、绵腐病

1.危害症状识别。病菌是瓜果腐霉菌。主要危害果实,有时危害叶、茎及其他部位。幼果发病初期呈椭圆形、水浸状的暗绿色病斑。在干燥条件下,病斑稍凹陷,扩展不快,仅皮下果肉变褐腐烂,表面生白霉。湿度大、气温高时,病斑迅速扩展,整个果实变褐、软腐,表面布满白色霉层,致病瓜烂在田间。叶上初生暗绿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浸状病斑,湿度大时,软腐呈开水煮过状。

2.防治方法。①采用高垄栽培,避免大水漫灌;要将瓜垫起。②发病初期结合防治灰霉病、白粉病,喷72%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三、病毒病

1.危害症状识别。发病时叶片上有深绿色病斑,重病株上部叶片畸形,呈鸡爪状。植株矮化,叶片变小。后期叶片黄枯或死亡。病株结瓜少或不结瓜,瓜面呈瘤状突起或畸形。

2.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如碧玉、津玉二号等均较耐病。②培育壮苗,适期早定植、早收获、早拉秧,设法使之躲过高温期。生长期间,加强管理,促进根系生长,及时防治蚜虫。蚜虫迁飞至苗床应喷药,应到田间连续灭蚜。此外,还应及时清理田园,铲除杂草,以减轻发病。③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天喷直次,连喷3次。

虫害

一、白粉虱

1.危害特点。白粉虱又名小白蛾,成虫或若虫群居叶背面吸食汁液。成虫有趋嫩性,一般多集中栖息在上部嫩叶,被害叶片干枯。白粉虱分泌蜜露落在叶面及果实表面,诱发煤污病,妨碍。叶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致叶片萎蔫,导致植株枯死。白粉虱还能传播病毒病。

2.防治措施。①育苗前彻底熏杀育苗温室内的残余虫口,铲除杂草残株,通风口安装纱窗,杜绝虫源迁移,培育无虫苗。②利用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趋向性的特点,在白粉虱发生初期将黄板悬挂在保护地内,上涂机油,置于行间植株的上方,诱杀成虫。③在白粉虱低密度时及早喷药,每周重次,连续3次。可选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均匀喷洒于叶背面。

二、潜叶蝇

1.危害特点。潜叶蝇又名潜蝇。幼虫潜食叶肉成一条条虫道,被害处仅留上下表皮。虫道内有黑色虫粪。严重时被害叶萎蔫枯死,影响产量。

2.防治措施。①采收后,清除植株残体沤肥或烧毁,深耕冬灌,减少越冬虫口基数。②农家肥要充分腐熟,以免招引种蝇产卵。③产卵盛期和孵化初期是药剂防治适期,应及时喷药。可采用90%敌百虫,或25%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等。另外,在成虫盛发期喷洒灭杀毙6000倍液,在幼虫危害期可喷洒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防治。

三、红蜘蛛

1.危害特点。红蜘蛛成、幼虫群居在叶背上刺吸汁液,被害叶片表面出现黄白色斑点。严重时会使整株叶片枯黄。

2.防治措施。首先要及时清除田间及其周围的杂草和枯枝落叶,减少虫源,药剂防治可用73%可螨特乳油2000倍液,或25%灭螨猛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7~10天喷1次,重点喷嫩叶背面及茎端,连喷3次。要抓好冬季温室防治。

白粉病

  症状: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叶片发病重,叶柄和茎次之,发病初期在叶面或叶背及幼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叶正面多,其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晰的连片白粉,严重的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即病原菌的无性子实体———分生孢子,发病后期,白色霉斑因菌丝老熟变为灰色,在病斑上生出成堆的黄褐色小粒点,后小粒点变黑,即病原菌的有性子实体———

子囊壳。

  防治:从选用抗病品种和喷药切断病菌来源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发病初期开始喷施20%三唑酮(粉秀宁 乳油2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250倍液,2%抗霉菌素 农抗120 水剂200倍液,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技术要点是早预防,年前防和喷周到,大水量。

灰霉病

  症状:主要危害西葫芦的花、幼果、茎、叶或较大的果实。花和幼果的蒂部初为水浸状,逐渐软化,表面密生灰绿色霉,致果实萎缩、腐烂,有时长出黑色菌核。

  防治:主要以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中越冬,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可存活4~5个月。成为初侵染源,此病在低温高湿,湿度高于94%,寄主衰弱情况下,易发生。防治方法采用生态防治变温管理,抑制病菌滋生,结合初发期用药,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及喷雾法或交替轮换等施药技术,一是生态防治,二是加强管理,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及黄叶,三是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防治,四是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扑海因 异菌脲 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65%抗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 甲基托布津 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花叶病

  症状:呈系统花叶或系统病斑驳,叶上有深绿色疱斑,重病株上部叶片畸形呈鸡爪状,植株矮化,叶片变小,致后期叶片黄枯或死亡,病株结瓜少或不结瓜,摇瓜面有瘤状突起或畸形。

  防治: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培育壮苗,及早定植,三是施足底肥,适期追肥,四是加强管理,促进根系发育,五是及时防治蚜虫、线虫、清理田园。除净杂草,六是发病初喷施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83增抗剂100倍液,抗毒剂1号250~3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西葫芦主要的病虫害以白粉病和潜叶蝇为主。防治方法白粉病:①注意田间通风透光,保持田间清洁,发病初期及时摘病叶、老叶;禁止大水漫灌。②常用有效药为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于发病前期和发病初期在中午前均匀喷雾,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防治潜叶蝇:①采收后,清除植株残体沤肥或烧毁,深耕冬灌,减少越冬虫口基数。②农家肥要充分腐熟,以免招引种蝇产卵。③产卵盛期和孵化初期是药剂防治适期,应及时喷药。可采用90%敌百虫,或25%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