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棚菜落蔓有讲究? 其他蔬菜

棚菜落蔓有讲究?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落蔓的作用 落蔓能使黄瓜叶片分布均匀,保持合理的采光位置,维持最佳的叶片系数,提高光合效率,从而使生长势加强,结瓜期延长,同时也利于农事操作。
二、落蔓时间 在黄瓜植株生长点接近棚顶、有叶茎蔓距垄面30厘米以上时要及时落蔓。落蔓宜选择晴暖午后进行,这时植株茎蔓含水量低,组织柔软,不宜损伤茎蔓。不要在含水量高的早晨、上午或浇水后落蔓,以免损伤茎蔓,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
三、落蔓前的准备 (一)控水。黄瓜落蔓前7天最好不要浇水,这样有利于降低茎蔓的含水量,增强柔韧性,还可以减少病源。(二)除去病、老叶,带到棚外烧毁,避免落蔓后靠近地面的果实、叶片因潮湿的环境发病。
四、落蔓的要领 (一)松绳绕茎。将缠绕在黄瓜茎蔓上的吊绳松下,顺势把茎蔓落于地面,忌硬拉硬拽,茎蔓要有秩序地向同一方向逐步盘绕于栽培垄的两侧。盘绕茎蔓时,要顺茎蔓的弯向把茎蔓打弯,不要硬打弯或反方向打弯,避免扭裂或反方向折断茎蔓。开始落蔓的时候,茎蔓较细,间隔时间要短,绕圈要小,茎蔓长粗后,落蔓时间间隔可稍长些,绕圈大些,可一次性落茎蔓的1/3~1/4。(二)留叶数目和株高。保持有叶茎蔓距垄面15厘米左右,每株保持功能叶在20片以上,株高0.8~1.5米。
五、落蔓后的管理 (一)温度管理。在落蔓后,需要适当地提高棚温,以促进受伤茎蔓伤口愈合,促进植株正常生长。(二)喷施药剂。为防止病菌从受伤的茎蔓侵入,需及时喷施一些杀菌剂,防止植株染病。(三)肥水管理。落蔓虽能降低值株结果位置,但是却加大了结果部位与根系的实际距离,加之果实越来越大,如果肥水供应不充足,所生产的果实品质就得不到保证。(四)整枝落蔓后,茎蔓下部会生出侧枝,应及时抹掉,保证主茎正常的营养供应,上部的管理照常进行。

“落蔓”是棚菜生产改善光照,延长生长周期,实现优质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在茄果类、瓜类蔬菜保护地栽培中尤为重要。

  1、目的 落蔓可以使棚菜长势强、结果周期长,高架栽培的中晚熟蔬菜品种获得良好的采光条件,改善采光位置,提高光合效率,实现优质高产,同时方便了耕作。

  2、时间 待植株生长点接近棚顶时,除去下部黄老、病叶,无叶茎蔓距地面30厘米以上时可落蔓。一般选晴暖天气午后进行。不要在早晨、上午或傍晚及浇水后落蔓,避免和减少落蔓导致的伤茎。

  3、落蔓前的准备(1)控水。落蔓前10天以上不要浇水,降低茎蔓含水量,增其韧性。(2)除去病叶病果。落蔓前应把茎蔓下部的老黄叶和病叶去掉,带到棚室外面深埋或焚烧。该部位果实也要全部摘除,避免落蔓后叶片和果实在潮湿地面上发病,形成新病源。

  4、落蔓要求(1)松绑绕蔓。将缠绕茎蔓的吊绳松下,顺势把空蔓落于地面,不能生拉硬拽。盘蔓时要朝同一方向逐步盘绕于栽培垄两侧。注意要自然打弯,不要强行或反向打弯,以免扭断或折断茎蔓。茎细时,落蔓间隔时间短,绕圈小,茎粗后,间隔可稍长,绕圈大一些。(2)留叶数和株高。保持有叶茎蔓距垄面15厘米左右,每株保持功能叶20片以上,株高距棚面0.8米(棚南)至1.5米(棚北)。保证叶片分布均匀、采光良好。

  5、落蔓后的管理(1)温度。落蔓后的几天里,应适当提高温室内温度,以利茎蔓伤口愈合。(2)防病。落蔓后根据作物种类及常见病害,及时选择对应药剂进行喷洒预防。(3)加强肥水管理。落蔓只是降低了植株的结果部位,却无法缩短结果位置与根系的实际距离,加之茎蔓粗壮,如肥水供应不足,落蔓后,茎蔓下部长出的侧枝要及时抹掉,以保证主蔓的营养供应。其它管理按照正常管理进行。

1、目的 落蔓可以使棚菜长势强、结果周期长,高架栽培的中晚熟蔬菜品种获得良好的采光条件,改善采光位置,提高光合效率,实现优质高产,同时方便了耕作。

  2、时间 待植株生长点接近棚顶时,除去下部黄老、病叶,无叶茎蔓距地面30厘米以上时可落蔓。一般选晴暖天气午后进行。不要在早晨、上午或傍晚及浇水后落蔓,避免和减少落蔓导致的伤茎。

  3、落蔓前的准备(1)控水。落蔓前10天以上不要浇水,降低茎蔓含水量,增其韧性。(2)除去病叶病果。落蔓前应把茎蔓下部的老黄叶和病叶去掉,带到棚室外面深埋或焚烧。该部位果实也要全部摘除,避免落蔓后叶片和果实在潮湿地面上发病,形成新病源。

  4、落蔓要求(1)松绑绕蔓。将缠绕茎蔓的吊绳松下,顺势把空蔓落于地面,不能生拉硬拽。盘蔓时要朝同一方向逐步盘绕于栽培垄两侧。注意要自然打弯,不要强行或反向打弯,以免扭断或折断茎蔓。茎细时,落蔓间隔时间短,绕圈小,茎粗后,间隔可稍长,绕圈大一些。(2)留叶数和株高。保持有叶茎蔓距垄面15厘米左右,每株保持功能叶20片以上,株高距棚面0.8米(棚南)至1.5米(棚北)。保证叶片分布均匀、采光良好。

  5、落蔓后的管理(1)温度。落蔓后的几天里,应适当提高温室内温度,以利茎蔓伤口愈合。(2)防病。落蔓后根据作物种类及常见病害,及时选择对应药剂进行喷洒预防。(3)加强肥水管理。落蔓只是降低了植株的结果部位,却无法缩短结果位置与根系的实际距离,加之茎蔓粗壮,如肥水供应不足,便会导致结果质量变差,因此,要保证落蔓后结果品质,应加强肥水供应,满足植株的生育需求。(4)整枝。落蔓后,茎蔓下部长出的侧枝要及时抹掉,以保证主蔓的营养供应。其它管理按照正常管理进行。

“落蔓”是棚菜生产改善光照,延长生长周期,实现优质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在茄果类、瓜类蔬菜保护地栽培中尤为重要。

  1、目的 落蔓可以使棚菜长势强、结果周期长,高架栽培的中晚熟蔬菜品种获得良好的采光条件,改善采光位置,提高光合效率,实现优质高产,同时方便了耕作。

  2、时间 待植株生长点接近棚顶时,除去下部黄老、病叶,无叶茎蔓距地面30厘米以上时可落蔓。一般选晴暖天气午后进行。不要在早晨、上午或傍晚及浇水后落蔓,避免和减少落蔓导致的伤茎。

  3、落蔓前的准备(1)控水。落蔓前10天以上不要浇水,降低茎蔓含水量,增其韧性。(2)除去病叶病果。落蔓前应把茎蔓下部的老黄叶和病叶去掉,带到棚室外面深埋或焚烧。该部位果实也要全部摘除,避免落蔓后叶片和果实在潮湿地面上发病,形成新病源。

  4、落蔓要求(1)松绑绕蔓。将缠绕茎蔓的吊绳松下,顺势把空蔓落于地面,不能生拉硬拽。盘蔓时要朝同一方向逐步盘绕于栽培垄两侧。注意要自然打弯,不要强行或反向打弯,以免扭断或折断茎蔓。茎细时,落蔓间隔时间短,绕圈小,茎粗后,间隔可稍长,绕圈大一些。(2)留叶数和株高。保持有叶茎蔓距垄面15厘米左右,每株保持功能叶20片以上,株高距棚面0.8米(棚南)至1.5米(棚北)。保证叶片分布均匀、采光良好。

  5、落蔓后的管理(1)温度。落蔓后的几天里,应适当提高温室内温度,以利茎蔓伤口愈合。(2)防病。落蔓后根据作物种类及常见病害,及时选择对应药剂进行喷洒预防。(3)加强肥水管理。落蔓只是降低了植株的结果部位,却无法缩短结果位置与根系的实际距离,加之茎蔓粗壮,如肥水供应不足,便会导致结果质量变差,因此,要保证落蔓后结果品质,应加强肥水供应,满足植株的生育需求。(4)整枝。落蔓后,茎蔓下部长出的侧枝要及时抹掉,以保证主蔓的营养供应。其它管理按照正常管理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