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溃疡病
猕猴桃溃疡病最难防治。
1.疫霉病:危害根部到根尖,或根颈至干、蔓。病斑水渍状,褐色,腐烂后有酒糟味。病株发芽迟,叶弱、枯萎,叶面积减少,严重时枯死。该病春夏发生,7~9月严重,10月以后停止蔓延。土壤板结、透气不良、高温、多雨时易发生。防治方法:园内排水,使通气良好。3~5月中下旬用代森锌0.5公斤对水100公斤稀释、浇根。刮除病斑,用0.1%升汞液消毒,涂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原液,半月后换新土覆盖。 2.褐腐病:病部呈褐色枯萎状,菌丝体白色,成熟后结成黑色硬枝,落地蔓延。该病菌核春季活跃,3月萌芽,4~5月危害重,多雨潮湿、土地粘重易感病菌。防治方法:清园,烧掉枯枝落叶,4~5月喷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展叶前后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 3.褐斑病:初起病时,叶片出现斑点,随气温升高而增多,叶缘变为黄褐色卷曲状,形似日灼病症,背面有灰色菌丝体,叶片枯萎脱落至全株枯死。结果枝染病后易落果。该病3月起病,4~6月扩展逐步加重,高温多雨、土壤易板结易染病。防治方法: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25%多菌灵1500倍液,64%杀菌环1000倍液喷洒。 4.腐烂病:果实染病后,出现水湿凹陷的病斑,严重时落果。防治方法:同褐腐病,并注意在幼果上除去枯萎的雌花,剪去谢落的雄花,在开花晚期至落瓣初期喷洒药剂防治。
细菌性病害是溃疡病,真菌性病害是根结线虫病。
下一篇: 动物肋骨局部变形多发生哪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