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猪丹毒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

猪丹毒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流行特点本病主要发生于猪,羊主要表现为关节炎,人也可以感染,取良性经过。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病猪的粪尿和口、鼻、眼的分泌物均含有丹毒杆菌。无论病猪场或没有发生过猪丹毒的猪场,都有一定比例的带菌猪(30%一50%),猪丹毒杆菌主要存在于带菌猪的扁桃体、胆囊、回盲瓣的腺体处和骨髓里。

猪丹毒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有些地方以炎热多雨季节流行最盛。本病常为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传染,有时也发生暴发性流行。本病主要发生于架子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易感性降低。土壤污染问题在本病的流行病学上有其重要的意义。

临床症状潜伏期人工感染为3-5天,个别短的为1天,长的可延至7天。自然感染基本上与此近似。潜伏期的长短决定于感染动物的抵抗力以及侵人的猪丹毒杆菌的毒力和数量。

临床上一般将猪丹毒分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型。

(1)平时的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加强农贸市场检疫,加强交通检疫和屠宰检疫,搞好预防注射,在猪丹毒常发地区,每年春秋或夏冬二季定期进行预防注射,使猪群获得免疫力,此法是防制本病最有效的办法。

(2)发生疫情时的防制措施

发现病猪立即隔离治疗,用水剂青霉素按每千克体重10000单位静脉注射,每天2次,连续注射3一4天(同群猪只用中等剂量),直到病猪体温下降至正常,食欲恢复并维持24小时以上。不能过早停药,否则容易复发或转为慢性。若发现有些病猪用青霉素无效时,可改用四环素(每千克体重5000一20000单位),静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