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莴苣 > 莴苣霜霉病怎么防治? 莴苣

莴苣霜霉病怎么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症状莴苣幼苗和成株均可发生霜霉病,尤以成株受害严重。主要为害叶片,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出现淡黄色病斑,逐渐向上蔓延,病斑近圆形,或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以后病斑变褐色,干枯,严重时,病斑互相连接,全叶干枯坏死。潮湿时,叶背病斑长出白色霉状物,此为病原菌的孢囊梗及孢子囊。
2.传播途径和发生规律
本病是由鞭毛菌亚门莴苣盘梗霉真菌侵染引起,病原菌在南方地区无明显越冬现象,病菌可以通过气流、雨水和昆虫传播,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产出芽管,从寄主的表皮或气孔侵入,引起侵染发病,并进行重复侵染。莴苣霜霉病一般在阴雨连绵的春季发病较重,栽种过密、土壤潮湿、排水不良、田间小气候湿度大的田块容易发病。
3.防治方法
(1)选种抗病品种:如万年青、尖叶莴苣、青麻叶莴苣等品种较为抗病。
(2)实行轮作:在2~3年内不种莴苣,改种植茄科或其他十字花科蔬菜。
(3)农业防治:及时收获,清除下部病叶,集中深埋或作饲料。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清沟排渍,降低菜田小气候湿度。
(4)药剂防治:加强检查,发现病害要及时喷药防治。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200~25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实行轮作或套作,重病田可与豆科、茄科等蔬菜进行2―3年轮作,或实行套作等,减少为害;三是加强栽培管理,结合移栽剔除弱苗,并合理密植,注意排水,避免大水漫灌,适时中耕,清除残枝败叶等。四是药剂防治,可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每7―10天一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