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果树园艺 > 香蕉 > 香蕉采后处理技术? 香蕉

香蕉采后处理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香蕉果实的贮运特性 蕉果是呼吸跃变型水果。在高温下,采后的香蕉内源乙烯含量激增,诱导呼吸跃变,呼吸速率急剧上升、淀粉降解、可溶性糖增长、果肉变软,皮色转黄,果实软熟,随后进入衰老期。温度28℃以上香蕉果实呈"青皮熟",这在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夏季蕉都是突出的问题。病害、机械伤促进果实生理后熟,使贮藏寿命缩短。13~15℃下蕉果无明显的呼吸跃变,因而碳水化合物转化缓慢,晚熟期可延长到2个月以上;但低于12℃蕉果出现冷害,不能正常完熟。气调、减压、涂膜、激素处理及乙烯吸收剂处理等技术均有抑制呼吸。延缓生理活动的作用。蕉果采后有多种传染性真菌病害,引起青蕉和熟蕉的冠部、指梗及果顶的腐烂;一些病菌在果园挂果期已呈现明显病斑,而另一些则以潜伏状态存活在果顶部的干枯花器中。这些病原物在采后贮运过程中会继续传染和流行。
  2.香蕉贮藏期间的传染性病害
  (1)镰刀菌冠腐病 包括串珠镰孢、亚粘团串珠镰孢、半裸镰孢和双孢镰孢等4个致病菌种。是蕉果流通中的重要病害,常为几种病菌复合感染,从伤口感染青蕉的冠部、指梗和果指,病部长满白色絮状霉层。青蕉冠部发病后,很快扩展到果肩和果梗,容易引起断指。机械伤、高温和高湿都诱发其流行。
  (2)炭疽病及黑星病 在果园已经感染了这两种病害的蕉果,随后熟过程而症状更加明显,使蕉果的外观受到很大的损害。
  3.香蕉贮藏期间的生理障碍
  (1)提早成熟 由于病理或生理原因引起挂果株严重枯叶,光合作用能力降低,使蕉果早熟、软化,皮色退青或转黄,果肉成浅黄色。果实的甜度减低,不耐贮运,高温季节不能北运。龙芽蕉感染枯萎病后,常常在果实生长中期叶片枯干,导致果实早熟。蕉果接近成熟期时如遭遇洪涝,也会导致蕉果早熟情况发生。
  (2)冻伤或冷害 挂果过冬或冷藏运输过程中,如低温持续时间过长,蕉果易受伤害,轻者果皮黯淡失去光泽,重者果皮褐变,失去商品价值或完全不能食用。
  (3)气体毒害 蕉果采用气调方式密封贮藏和运输的,如袋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0%,2天后香蕉即受毒害,果皮褐变、不能完熟,或厌氧呼吸而产生酒味。
  (4)青皮熟 28℃以上高温蕉果不能黄熟,大大降低蕉果在市场上的外观品质。45℃以上则易招致果皮褐变、产生异味,完全丧失商品价值。
  (5)裂皮与脱把 后熟或催熟过程中如乙烯浓度太高,加上高温高湿,蕉果后熟过快,容易产生裂皮和脱把现象。
  (6)机械伤害 直接在卡车车厢内装果、用竹筐装果、多层堆垛挤压,再经长途运输,会造成蕉果受压。产生严重机械伤,促进生理和病理的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