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灰霉病分布广泛,在牡丹的生长季节中均可发生,对幼嫩植株危害严重。幼苗被害时,茎基部呈水渍状褐色腐烂,幼苗有倒伏现象,病部产生灰色霉层。花芽受害后,变黑或花瓣枯萎,腐烂变褐。叶片染病初在叶尖或叶缘出现近圆形至不规则形水渍状斑,后病部扩展,病斑褐色至灰褐色或紫褐色,有的产生轮纹。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灰色霉层。叶柄和茎部染病,生水渍状暗绿色长条斑,后凹陷褐变软腐,造成病部以上倒折。花染病后,花瓣变褐腐烂,产生灰色霉层。有时在病茎上可见到菌核,小而光滑,黑色球形。
病菌以菌核在病残体和土中越冬;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在牡丹整个生育期间可重复进行侵染。高温和多雨有利于分生孢子的大量形成和传播;氮肥使用偏多、栽植过密、湿度过大而光照不足、生长嫩弱,均易受病菌感染。
防治牡丹灰霉病的措施:
一是应保持田园清洁,秋季彻底清除落叶残茎烧掉。春季刚开始发病时,及时剪除病芽枯叶烧掉。
二是应加强栽培管理,实行轮作,连作地要深翻或土壤消毒后才可种植。土壤消毒可选用75%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与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等量混匀,每平方米用药8~10克即可。
三是药剂防治,可于早春萌芽时,喷洒l:1:100等量式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发现初期,喷洒65%抗菌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也可用1%波尔多液。10-15天喷1次,连续喷3次
上一篇: 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有哪些?
下一篇: 农产品品牌战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