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豆食心虫
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该虫在各地每年均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作茧越冬。从发生期看,北部偏早,南头偏晚。土壤温度过高或过低,发生轻;低洼地比平地岗地发生重;连作大豆地受害重。在淮北7月上中旬到8月初化蛹,成虫7月末至8月初始见,8月中旬为盛期,成虫交尾后多在嫩荚、有毛的豆荚上产卵,7天左右孵化成幼虫,幼虫蛀入荚内食害豆粒,9月上旬老熟幼虫脱荚入土越冬。
(3)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选用抗虫耐虫高产品种。秋天翻耙豆茬地,破坏大豆食心虫的越冬场所,提高越冬幼虫死亡率;豆后麦茬地,小麦收割后正值幼虫上移和化蛹,随即翻耙麦茬可大量杀死越冬幼虫和蛹;豆茬地种植其他中耕作物,在食心虫化蛹和羽化之前再铲除趟一次,使成虫不能出土,从而减轻虫害。远距离轮作,当年大豆地距上年豆茬地1000米以上,可减少豆田虫害。
2.、药剂防治:如用敌敌畏熏蒸防治成虫,可在成虫初盛期开始进行(成虫盛期——田间蛾量突增,集团飞翔的蛾团数增多,开始见到交配);如用敌杀死、来福灵等药液防治成虫和幼虫,可在幼虫高峰期后5天~7天内进行(成虫高峰期——成虫盛期开始2天——3天即达成虫高峰期)。
(1)敌敌畏熏蒸:将高梁秸或玉米秸截成两节一根,将其中一节去皮沾药,节切留皮插土。每公顷用80%敌敌畏乳油1.5升~2.0升,每6垄1行,5米远插1根;也可用约35厘米长木棍,一端捆上棉球,沾敌敌畏防治;或用玉米穗轴吸收药液,卡在豆株枝叉上。
(2)超低容量喷雾:用2.5%敌杀死乳油,每公顷450毫升~600毫升,或20%速灭杀丁乳油每公顷用量300毫升~450毫升,加水衡释1倍~2倍。
(3)常规喷雾:用2.5%敌死乳油每公顷300毫升,或5%来福灵乳油每公顷300毫升,对水喷雾,或用50%杀螟松乳油每公顷400毫升~500毫升,加水衡释1000倍喷雾。
喷粉:用2%倍硫磷粉剂,或2%杀螟松,或1.5%甲基对硫磷粉剂喷粉,每公顷用30千克。
二、豆荚螟
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在淮北一年发生4-5代,多以老熟幼虫在豆田或晒场附近1厘米~5厘米深处的土层内结茧越冬,少数以蛹越冬。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可与非豆科作物轮作,有条件的地区进行水旱轮作,选用豆荚无毛的抗虫丰产大豆品种,可减轻危害。在水源方便的地方,在冬季或早春给予豆茬地灌水数次,消灭越冬虫源。因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秋收后深翻地,将幼虫裸露地表冻死或被天敌消灭。
2.、药剂防治:根据虫情调查,于每代成虫盛发期或卵孵化盛期喷药。药剂可用2%杀螟松、2%倍硫磷粉剂或1.5%甲基对硫磷粉剂喷粉,每公顷30千克。
(1)超低容量喷雾:用2.5%敌杀死乳油每公顷450毫升,或20%速灭杀丁乳油每公顷300毫升~450毫升,对水1倍~2倍喷雾。
(2)常规喷雾:可用2.5%敌杀死乳油每公顷300毫升,或5%来福灵乳油每公顷300毫升对水喷雾。或用50%杀螟松乳油每公顷400毫升~500毫升,稀释1000倍液喷雾。
(3)大豆运到晒场脱粒时,在晒场周围撒施2.5%敌百虫粉,防治荚内老熟幼虫逃出晒场入土越冬,使幼虫接触药剂死亡。
上一篇: 草莓盆栽的管理技术?
下一篇: 土元的饲料种类有哪些?如何投喂?